低温等离子:医院感染防控新利器
低温等离子:医院感染防控新利器
近年来,医院感染防控已成为医疗保健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全球疫情进入新常态,寻找高效、安全的感染防控方法成为医疗机构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低温等离子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医院感染防控的新利器。
低温等离子技术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低温等离子体是一种部分电离的气体,由离子、电子、自由基和中性粒子组成。在医疗领域,低温等离子体通常通过高频电流产生,其温度控制在40-70℃之间,既能保持足够的能量以破坏微生物结构,又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低温等离子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 高效杀菌: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能快速破坏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细胞结构,实现高效灭菌。
- 操作安全:低温操作避免了高温对器械和环境的损害,同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 快速便捷:相比传统消毒方法,低温等离子技术的消毒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医疗效率。
- 环保无毒:消毒过程无化学残留,对环境友好。
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空气消毒
雷神科技集团研发的大气低温等离子主动喷射消毒技术(APJD)已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可在人机共存的状态下实时动态消毒,直接快速地杀灭空气中的病毒,阻断传播链路,有效防止人群交叉感染。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该技术对新冠病毒的杀灭率达99.67%,对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的杀灭率更是高达99.99%。
器械灭菌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是目前医院常用的器械灭菌设备之一。该系统通过过氧化氢溶液在真空状态下的汽化过程,结合射频激发产生的等离子体,实现对微生物的高效杀灭。监测数据显示,在233次灭菌循环中,所有包内包外化学指示卡均完全变色,每月生物监测均为阴性,证明了其可靠的灭菌效果。
伤口处理
低温等离子技术还可用于伤口处理,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其低温特性不会对伤口组织造成热损伤,同时能有效杀灭伤口表面的病原微生物,为伤口创造一个清洁的愈合环境。
技术局限与成本考量
尽管低温等离子技术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 不适用于植物纤维制品、液体和粉剂的消毒灭菌
- 对包装材料有特殊要求,不能使用布类或纸类
- 目前设备和耗材成本较高,可能影响其在一些医疗机构的普及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低温等离子技术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其高效、安全、快速的特点,使其成为提升医院感染控制效率的重要工具。未来,随着更多科研投入和临床应用,低温等离子技术有望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更安全的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