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同里古镇入选历史文化名镇示范案例:千年古镇展新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同里古镇入选历史文化名镇示范案例:千年古镇展新颜

引用
6
来源
1.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ed28bae4b00cab55aac4d4.html
2.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81858-99367376-p
3.
http://www.nmgbwy.cn/m/News/info/10042?PageIndex=45
4.
http://www.suzhou.gov.cn/szsrmzf/szyw/202404/4363dffebfcc41718fb608764f70a516.shtml
5.
https://tour.jschina.com.cn/lyzx/202409/t20240920_3462830.shtml
6.
http://www.daj.suzhou.gov.cn/detail/140273.html

近日,《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第二辑)》新书发布会在云南省剑川县举行。江苏省苏州市同里镇成功入选18个历史文化名镇示范案例之一,成为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标杆。

01

千年古镇展新颜

同里古镇位于太湖之东十公里,地处太湖下游的湖荡平原,京杭大运河东畔,由同里古镇和同里湖、九里湖、南星湖组成,是以古镇名园和水乡田园为特色的古镇湖景型景区。

同里古镇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镇内保存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4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6处。同时,同里古镇是江苏省唯一一个整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镇区内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现有明清建筑约占全镇住宅建筑的30%以上。

这里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从同里走出了举人80余人,进士38人,状元1人。明代造园家计成和近代名人陈去病、王绍鏊、柳亚子、金松岑等都曾在此居住、活动。元代倪云林以及明代董其昌、唐寅、沈石田、文征明等亦来此留下许多诗词。民间广泛流传的弹词《珍珠塔》故事也源出于此。

02

创新保护模式

同里古镇的保护工作始于1982年,被列入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四十年来,同里镇以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指导,分别于1999年、2012年、2020年三次编制同里古镇保护规划。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同里镇摸索出了“政府引导与管控、专家审查、公众参与、多元主体实施”的模式,完整保护了水乡古镇的文化魅力,避免了对原住民的搬迁及对社会网络不可逆转的破坏,保持了古镇生活延续性、真实性与空间景观的多样性,实现了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在文物保护方面,同里古镇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文物的原真性。例如,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在修复过程中,无论是建筑式样、布局,还是墙体斑驳的岁月痕迹、漏窗图案文字,均按原貌修缮。此外,同里古镇还注重数字化保护,对重点文物进行三维扫描,为后续保护传承提供数字化支撑。

03

文化传承与现代融合

同里古镇不仅保护静态的文物建筑,更注重活态文化的传承。古镇内保存完好的28座古桥、15条小河,以及49座古桥,生动呈现“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面貌。同时,以同里宣卷、赞神歌、同里剪纸、同里造船技艺、走三桥习俗为代表的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同里浓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同里古镇积极推进文旅融合,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水乡婚礼表演、戏曲演出等,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2024年春节期间举办的“甲辰新春游同里”主题活动,通过状元表演、舞龙舞狮、古戏台戏曲演出、迎财神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传统年味。

此次入选历史文化名镇示范案例,不仅是对同里古镇保护工作的肯定,更为其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同里古镇将继续秉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让这座“活着的古镇”焕发新的活力,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