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研揭秘:蜂王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六大作用机制
日本科研揭秘:蜂王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六大作用机制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从1980年的1.02亿飙升至2014年的4.22亿,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第七位主要死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一种天然保健品——蜂王浆,因其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显著效果而备受关注。
蜂王浆是哺育工蜂头部咽下腺和上颚腺分泌的一种乳白色或淡黄色浆状物质,具有十分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浙江大学胡福良教授团队对近年来国内外蜂王浆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六大作用机制。
胰岛素样多肽作用
早在1964年,Dixit等就发现蜂王浆中含有胰岛素样多肽的活性物质。Kramer等从每克蜂王浆样品中纯化得到相当于25皮克的猪胰岛素,且昆虫胰岛素和脊椎动物胰岛素结构相似。Muenstedt等通过临床试验,证实蜂王浆中存在的胰岛素样多肽可以调节健康人体的葡萄糖代谢。
调节血糖和血脂
研究表明,蜂王浆可以通过调节血糖和血脂状态,从而缓解胰岛素抵抗,缓解糖尿病症状。Guo等研究发现,蜂王浆能够通过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从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Ghanbari等利用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蜂王浆对糖尿病的影响,结果显示,蜂王浆能显著降低血清中胰岛素、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缓解氧化应激反应
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会产生过多的活性氧(ROS),同时抗氧化能力下降。Samira等通过对50位女性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发现蜂王浆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糖基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使胰岛素含量升高,并且使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廿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升高,同时降低丙二醛的含量。
免疫调节作用
炎症反应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中占有重要地位。Okamoto等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显示,王浆主蛋白3 (MRJP3)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Vucevic等研究了10-羟基-2-癸烯酸(10-HDA)和3,10-二羟基-癸烯酸(3,10-DDA)这两种王浆酸,发现它们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对损伤组织的修护作用
在糖尿病中,由于炎症、氧化应激、糖基化末端产物等的作用,常引起胰岛、肾脏、视网膜和其他组织损伤。Fujii等研究发现,蜂王浆能减少渗出物和胶原蛋白的形成,进而起到抗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Kim等的研究表明,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蜂王浆能够加强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并调节多种脂质代谢。
日本市场应用现状
在日本,蜂王浆被誉为“液体黄金”,是销量最高的保健品之一。清水进一先生,曾任日本蜂王浆协会会长,据他介绍,日本进口中国蜂王浆始于1959年,数量逐年增加,每年进口量由500多吨增加到700多吨。在日本市场上,每公斤蜂王浆单价为15-20万日元,相当于1300美元以上。为什么日本市场上蜂王浆不但贵而且销售量大?这是因为日本人真正体会到了蜂王浆的效果。蜂王浆在日本食用了30多年,已使几千万老人能够长寿是关键。
尽管蜂王浆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目前的研究仍停留在表观和临床水平,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尚显不足。此外,蜂王浆中多种特殊活性成分如10-羟基-2-癸烯酸(10-HAD)、王浆主蛋白(MRJPs)等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具体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随着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的持续攀升,蜂王浆作为天然保健品的独特优势日益凸显。未来,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蜂王浆在糖尿病预防与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