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发布:心脏电生理新突破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发布:心脏电生理新突破
近日,《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在北京正式发布。该共识由国内外多位心血管领域专家共同起草并通过,详细阐述了稳心颗粒在心脏电生理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效果。这一权威发布的专家共识,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规范化的用药指导,也标志着稳心颗粒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获得了更高的学术认可。
稳心颗粒是首个获得专家共识推荐的治疗心律失常的现代化中药,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稳心颗粒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心脏电生理特性:
抑制离子通道:稳心颗粒能阻滞钠、钙和钾等多种离子通道。它通过降低快钠电流峰值并减慢钠通道的恢复过程,同时抑制晚钠电流,从而调节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在动物实验中,稳心颗粒浓度依赖性地延长了左室壁跨膜动作电位的时程和90%复极化时间,但不影响动作电位幅值。这表明它可以稳定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减少异常放电。
抑制触发活动:稳心颗粒还能消除早后除极和迟后除极等触发活动,这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改善房颤:在乙酰胆碱介导的房颤模型中,稳心颗粒能够终止和预防房颤的发生,有效率达100%。
这些作用机制的发现,为稳心颗粒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稳心颗粒对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都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在房颤早搏和室性早搏的治疗中,总有效率分别高达83.6%和83.0%。此外,它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慌、胸闷、心悸、失眠和乏力等症状,且安全性良好,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稳心颗粒的成功,不仅是中药药效机制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一座里程碑。目前,该药已在美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卫生部完成备案和注册,其良好的临床使用效果深受众多海外医学专家、医师和患者的广泛认可。
专家共识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稳心颗粒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医药在世界医学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升,为传统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新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