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代“黑科技”:阮元用重差术测泰山高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黑科技”:阮元用重差术测泰山高度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0969931_121239079
2.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discovery/2024-12-09/doc-incyvnxx6058118.shtml
3.
https://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wzb/html/2024-09/13/content_577677.htm?div=0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8D%E5%B7%AE%E6%9C%AF
5.
https://ctext.org/wiki.pl?if=en&chapter=320938&remap=gb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3/14/79161801_1114938816.s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5%86%E6%9C%9D
8.
https://www.baike.com/wikiid/5383302394913191454
9.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64833
10.
http://www.lubanyouke.com/54158.html
11.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5417218-6411439

1794年,清代学者阮元站在泰山之巅,望着眼前巍峨的山峦,心中涌起一个大胆的想法:用古代的“重差术”来测量这座“五岳之首”的真实高度。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智慧,也为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01

重差术:中国古代的“三角测量法”

重差术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发明的一种测量方法,最早出现在《周髀算经》中,后由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详细阐述。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物体,如高山、远塔等。

重差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两次测量的影长差和标杆高度,通过比例计算出目标物体的高度。具体操作如下:

  1. 在平地上竖立两根相同高度的标杆(称为“表”),一根在前,一根在后,保持一定距离。
  2. 测量两根标杆的影长,记为s1和s2。
  3. 记录两根标杆之间的距离d,以及标杆的高度h。
  4. 利用公式计算目标物体的高度:H = h * d / (s1 - s2) + h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几何原理,与现代三角测量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02

阮元的泰山测量之旅

阮元,这位清代的大学者,决定用重差术来挑战测量泰山的高度。虽然具体测量过程没有详细记载,但我们可以推测他大致采用了以下步骤:

  1. 选择一个晴朗的日子,确保阳光充足,便于测量影长。
  2. 在泰山脚下找到一块平坦的地面,竖立两根标杆,保持适当的距离。
  3. 测量两根标杆的影长,并记录数据。
  4. 利用重差术的公式,计算出泰山的高度。

虽然阮元的测量结果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一尝试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没有现代仪器的辅助下,仅凭简单的工具和数学知识,就能挑战如此宏伟的自然奇迹,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智慧和勇气。

03

从古代到现代:测量技术的演变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测量泰山高度的方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我们主要依靠GPS定位系统和先进的测量仪器,可以精确到厘米级。这些设备通过卫星定位和激光测距等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泰山的海拔高度。

然而,当我们站在泰山之巅,俯瞰群山时,不禁会想起阮元当年的壮举。虽然他的测量工具简陋,但那份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重差术作为中国古代数学的瑰宝,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现代测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正如阮元所言:“凡望极高、测绝深而兼知其远者必用重差。”这句话道出了重差术的本质,也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永无止境。从古代的重差术到现代的GPS,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人类追求精准、探索未知的精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