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碣石山:千年古岳的文化传奇
秦皇岛碣石山:千年古岳的文化传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凯旋途中,登上碣石山,面对浩瀚的大海,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观沧海》。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碣石山壮美的自然风光,更开启了这座名山千年来文人墨客竞相歌咏的文化传奇。
七代帝王登临的“神岳之冠”
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是燕山山脉延伸至渤海边的余脉,由近百座峰峦组成,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20公里,主峰仙台顶海拔695.1米,是渤海边的最高峰。自古以来,这座山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多位帝王将相前来登临。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东巡至碣石,刻石颂秦德。汉武帝刘彻也曾多次登临碣石山,留下“遗弓坠舄”的传说。三国时期,曹操的一首《观沧海》更是让碣石山名扬天下。此后,魏武帝曹丕、北齐文宣帝高洋、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等帝王都曾到访此地,留下了诸多历史遗迹和传说。
现代文学家郭沫若在游览碣石山后,曾题词赞誉其为“神岳之冠”,高度评价了这座山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奇松怪石间的文化瑰宝
碣石山不仅是一座自然景观壮美的名山,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宝库。山上的主要景点如仙台顶、五峰山、天桥柱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说。
仙台顶,又名汉武台或娘娘顶,是碣石山的最高峰。相传汉武帝曾在此筑坛祭海,祈求国泰民安。山顶上至今还保留着古代祭坛的遗迹,让人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昔日帝王的威仪。
五峰山则因五座山峰错落有致而得名,这里怪石嶙峋,松树苍翠,自然景观与人文传说相得益彰。据传,这里曾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修炼的地方,山中至今还保留着韩湘子洞等遗迹。
除了帝王将相的足迹,碣石山还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吟诗作赋。唐代诗人王维曾在此留下“碣石何青青,挽我双眼睛”的佳句;宋代文学家苏轼也曾登临碣石山,写下“碣石何青青,挽我双眼睛”的诗句,表达了对这座名山的赞美之情。
葡萄酒飘香的现代传奇
进入现代社会,碣石山又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土壤富含矿物质且通透性好,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
1983年,昌黎县研制生产了新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北戴河”牌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开启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新篇章。2002年,“昌黎葡萄酒”成为全国葡萄酒行业第一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碣石山产区更是成为河北首家、全国第三家获得中国酒业协会认证的“葡萄酒小产区”。
在碣石山产区,金士通国际葡萄酒庄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这家由天津天士力集团投资建设的精品酒庄,自2006年成立以来,专注于马瑟兰葡萄酒的生产,短短几年间就在国际国内葡萄酒大赛中斩获146项大奖,其中大金奖、铂金奖、金奖78项,银奖38项,铜奖和优质奖30项,成为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一颗新星。
酒庄不仅在葡萄酒酿造上追求卓越,还积极打造酒旅融合的发展模式。酒庄大门区的《蕴河大道通达认生》世界葡萄酒文化天宫壁画群,将世界葡萄酒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的26个精彩故事,用28幅原创写实壁画在5800平方米的立体空间进行完美展示,为世界首创。将文学艺术、壁画艺术、建筑艺术、环境艺术与人文生态融会贯通,是世界美术史上恢弘壮丽的史诗画卷。
碣石山,这座见证了中国数千年历史沧桑的名山,如今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见证。从古代帝王的祭祀之地,到现代葡萄酒产业的发源地,碣石山以其独特的魅力,续写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