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肾囊肿治疗的新突破
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肾囊肿治疗的新突破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俊航教授团队采用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功为一位84岁独肾肾癌患者实施了切瘤保肾手术。这位患者25年前因左侧肾癌切除了左肾,最近检查中又发现右肾长了5厘米大的恶性肿瘤以及7厘米大的肾囊肿。考虑到患者高龄、独肾且有十多年糖尿病史,多家医院均认为手术风险极高,容易造成术后肾功能不全,甚至需要终生血液透析。
罗俊航教授团队决定采用“组合拳”策略:通过肾脏及血管三维重建技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和超选择性肾窦内分支肾动脉阻断技术,为患者实施“极限”切瘤保肾手术。手术中,医生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精准确认和分离出供应肿瘤的三、四级分支肾动脉,超选择性阻断肾窦内三、四级分支肾动脉,在切除肿瘤过程中保持大部分正常肾组织区域的血供,顺利完成手术。分支肾动脉阻断时间约9分钟,术中出血约200ml,术后患者肾功能良好。
这一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示了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肾囊肿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也标志着我国在手术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全球最先进、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系统。相比传统手术,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以实现更小的切口、更轻的术后疼痛和更快的康复。其主要技术特点包括:
高精度操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配备有多个灵活的机械臂,可以完成人手难以达到的精细操作,特别是在狭小空间内的操作。
三维高清视野:机器人配备有三维高清摄像头,可以提供放大10倍的手术视野,使医生能够清晰看到手术区域的细微结构。
智能防抖功能:机器人系统具有智能防抖功能,可以过滤掉医生手部的微小颤动,提高手术精度。
远程手术能力:通过互联网连接,专家可以在异地控制机器人进行手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远程共享。
在肾囊肿治疗中,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具有以下优势:
精准切除:机器人可以精确切除囊肿,同时避免损伤周围健康组织。
减少并发症:通过超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技术,可以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快速康复:微创手术方式减少了手术创伤,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
提高手术效率:机器人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尽管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肾囊肿治疗中展现出巨大优势,但其在中国的普及仍面临一些挑战。截至2024年9月30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的总装机量约为411台,而美国市场在2023年的总装机量已经达到5111台。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渗透率仅为0.5%,而同期美国达到了13.3%。
然而,随着国家对手术机器人配置证的管制继续松绑,配置证规划数量持续增加,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改善。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总规划数是819台,其中“十四五”规划数559台,相比“十三五”规划同比增长近150%。
此外,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的崛起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自2022年以来,多款国产腹腔镜手术机器人陆续上市,包括微创医疗、精锋医疗、术锐机器人、康多机器人等。这些企业的加入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也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价格下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必将在肾囊肿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患者来说,这意味着更精准、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选择。未来,随着手术机器人设备及机器人手术价格的进一步亲民化,这一先进技术将惠及更多患者,为肾囊肿治疗带来革命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