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数字孪生技术助推南水北调工程智能化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数字孪生技术助推南水北调工程智能化发展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40850886_121798711

在中国,自古以来,治水就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从大禹治水到现代的水利工程,水资源的调控与配置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今,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应用,南水北调工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化发展阶段。

近日,在第二届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副司长王勇指出,数字孪生技术被纳入我国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六条路径之一,体现了信息化在现代水利工程中的核心作用。

数字孪生技术的引入,使得南水北调工程的管理与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数字孪生南水北调的初步建成,标志着我国水资源调配机制从传统手段向智能化转型的重大进展。南水北调工程是连接南北、调水互济的国家水网的主干线,涵盖东线、中线及未来的西线工程,有效解决了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水资源紧张的矛盾。王勇表示,数字孪生可以实现对水流状况、生态环境和工程安全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从而帮助决策者更科学地调配资源。

以南水北调中线1.0为例,该项目的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多模态数据的汇集与业务模型的协同,尤其是在冰情预测和输水问题上的应用,展现了数字技术的优势。其通过精准的数据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未来数天内各渠段的位置水温和冰情,提前发出预警,并根据冰情生成应急预案。这种实时监控与预警机制,提升了中线工程在冬季的输水能力,确保了南水北调工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顺利运行。

在水利工程的具体建设中,隧道与地下工程的施工更是面临很多挑战,尤其是复杂的地质条件往往会引发安全事故。针对这一问题,数智技术的应用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教授提出,将超前地质预报与智能决策系统结合起来,能够在施工前对隧道内外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极大地降低突泥突水等事故的发生率。他的团队已经成功开发出基于智能决策的施工系统,使得工程掘进速度提升了10%,整体施工成本降低了近10%。

此外,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也在积极探索水网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他们构建的主动预警系统,通过数字孪生体系的建立,可以实现对水网全流域的高效监控,尤其是在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时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改善水利设施的管理,也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面对未来,王勇指出,人工智能与水利工程的深度融合仍需大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将这些创新有效地运用到日常水利管理和调配中,仍然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字孪生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南水北调工程的智能化水平,也为全国水资源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思路,推动我国水利事业向着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结尾来看,南水北调工程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对传统治水理念的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推进智能水利的建设,将为我国的水资源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这样的技术变革,是在21世纪新形势下,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而做出的重要尝试,必将引领未来水利事业的新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