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发布最新甲流疫苗成分推荐,mRNA疫苗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卫组织发布最新甲流疫苗成分推荐,mRNA疫苗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4年9月公布了2025年南半球流感疫苗的推荐组分。这一决定是基于全球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病原学及疫苗血清学的综合分析。推荐的疫苗组分包括两种甲型流感毒株(A/H1N1和A/H3N2)和一种或两种乙型流感病毒株。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3月以来,未再检测到自然存在的B/Yamagata系病毒,因此WHO建议将B/Yamagata系抗原从流感疫苗组分中去除。
在疫苗研发方面,葛兰素史克(GSK)公司近期宣布其季节性流感mRNA疫苗在2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该疫苗针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均能产生可接受的免疫应答,且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中均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反应原性。
这一进展标志着mRNA疫苗技术在流感预防领域的重要突破。与传统灭活疫苗相比,mRNA疫苗具有生产周期短、免疫原性强等优势。目前,GSK计划推进该疫苗进入3期临床试验,以期早日为公众提供更有效的流感防护选择。
甲流疫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从而在病毒入侵时提供保护。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世界卫生组织会根据全球流感监测情况每年更新疫苗成分,因此推荐每年接种。
专家强调,流感疫苗的核心价值在于降低重症风险。美国CDC最新数据显示,2024-2025年度流感疫苗预防重症的有效率达72%,能将住院风险降低60%。即使在病毒发生抗原漂移的情况下,接种者的抗体水平仍比未接种者高3-5倍。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建议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优先接种:
- 医务人员
- 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
-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 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 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
- 6月龄~5岁儿童
- 慢性病患者
-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 孕妇
对于接种剂次,指南建议:
- 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
- 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次
- 减毒活流感疫苗,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
专家提醒,流感疫苗接种存在"黄金窗口期",一般在流感季开始之前(每年9月到11月之间)接种效果最佳。考虑到疫苗接种后需要2-4周时间才能产生保护作用,建议尽早接种。
此外,专家还提醒公众注意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流感起病更急,症状更重,常表现为高热、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且更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如果出现流感症状,应在48小时内及时就医并使用抗病毒药物。
在当前新冠与流感叠加流行的风险下,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不仅能有效预防流感,还能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为公众健康提供双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