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代中秋节:为何古人对于月亮如此崇拜?放假的传统从何时开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中秋节:为何古人对于月亮如此崇拜?放假的传统从何时开始?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1186691_121164927/?pvid=000115_3w_a

中秋节,这个承载着中国人千年文化记忆的传统节日,以十五月圆为标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赏月佳节,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皇家祭祀到民间习俗,从天人感应到神话传说,中秋节见证了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与敬仰。

中秋节,以十五月圆为标志,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谓之“中秋”。在古代,因为这一天要祭月和拜月,故名“月节”和“月亮节”,也因中秋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也成为“团圆节”和“女儿节”,而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也称“果子节”。

正所谓“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祭祀日月的文化传统,秋分祭月,可能便是中秋节最早的起源因子。

从商代开始,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就有了祭月的记载,但具体是否在秋分这一日,不得而知。到了周代的《周礼》之中,便有了“仲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可以说,在三代时期,就已经有了正式的拜月和祭月的礼仪。

到了汉代,关于月亮的神话以及传说纷纷亮相,这是中秋节性质转变的关键要素,意味着中秋从秋分拜月、祭月的国家大典,开始成为民间望月、赏月的民俗节日。

毕竟,在上古之时,“绝地天通”之后,像日月这样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是无缘享祭的,月亮对于平民而言,是一种外在支配的神秘力量,无法接近它,祭祀它。而神话故事的流行,便是月亮崇拜走下神坛的标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