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头晕还是眩晕?一文读懂症状区别与应对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头晕还是眩晕?一文读懂症状区别与应对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rainmed.com/info/detail?id=46486

头晕和眩晕是常见的症状,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本文将从症状描述、鉴别诊断、危险信号识别、就医要点以及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头晕和眩晕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头晕?

头晕和眩晕,其实在现实中很容易弄混。头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非旋转性的头晕,另一种是旋转性的眩晕。前者就像是走在晃动的独木桥上,后者则更像是坐上了飞速旋转的游戏木马。

头晕的症状怎么描述?

  1. 头晕:就像走在晃动的独木桥上
    头晕(dizziness)就像是你走在一座摇晃的独木桥上,或者像是在船上晃来晃去,但船其实没有动。你会觉得空间定向能力出问题,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不那么稳定,但你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旋转。简单来说,头晕就是站不稳、飘飘然的感觉。

  2. 眩晕:就像坐上了疯狂旋转的木马
    眩晕(vertigo)则完全不同。这种感觉更像是你坐上了一只疯狂旋转的木马,或者在旋转茶杯的游乐设施上。即使你明明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却感觉自己或周围的东西在快速旋转、摇摆、浮动、弹跳或者倾倒。眩晕就是这种内在的“天旋地转”。

如何区分头晕和眩晕?

要分清头晕和眩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简单的问题来做个小测试:

  • 是否感觉到旋转?如果你觉得房子在转或者自己在转,那就是眩晕。
  • 是否有平衡感失常?如果只是觉得站不稳或者头重脚轻,那就是头晕。
  • 是否有耳鸣或听力下降?这通常是眩晕的伴随症状,尤其是前庭性疾病引起的眩晕。

如何判断恶性眩晕?

恶性眩晕是一种需要立即关注和处理的严重症状。以下是一些危险信号与潜在疾病:

  • 急性发作且持续时间长:如果眩晕在几秒内突然发作,并且持续不退,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可能是脑部病变急性发作。
  • 伴随严重头痛:尤其是位于后脑的剧烈头痛,可能是脑血管病变的征兆。
  • 神经系统症状:如复视、肢体无力、共济失调、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这些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脑干或小脑病变。
  • 意识障碍:眩晕伴随昏厥、晕厥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可能是大脑重大疾病。
  • 听力急剧下降:伴随耳鸣或突发性耳聋,需要警惕内耳疾病或小脑前下动脉供血区卒中。

一旦发现上述问题,或可疑的线索,应立即就诊医院,不要犹豫或心存侥幸,寻求诊断明确,及早治疗。

就医时需要弄清的重要问题

头晕的原因很多,60%为周围性,30%为中枢性,还有少数为全身性疾病(贫血、营养不良、高血压)。在看医生时,弄清以下几个问题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

  1. 头晕/眩晕的发作形式
  • 这是第一次发作吗?
  • 每次发作的形式相同吗?
  • 是否有完全不晕的时候?
  1. 持续时间
  • 每次发作持续多久?几秒钟、几分钟、几小时还是几天?
  • 最近一次发作持续了多长时间?
  1. 诱发加重方式
  • 有没有什么特定的诱因?比如体位变化(蹲下与站起,卧位时头部位置变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饮酒、血压增高、劳累、压力大、咳嗽、剧烈声音或光刺激、特殊饮食、饥饿、睡眠不足等。
  • 什么情况会让症状加重?或减轻?
  1. 伴随症状
  • 发作时有没有耳鸣、耳聋、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 有无恶心、呕吐、心悸等植物神经症状?
  • 有没有肢体无力、复视、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的治疗方法

当就诊医院后,明确了头晕的类型与病因后,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了。比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这种眩晕多半和耳石有关,耳石跑到了不该去的地方,导致你觉得天旋地转。这时候,医生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法,把耳石“搬回”正确的位置,让你重新找回平衡。或尽量避免一些特殊的体位,减少发作。

如果是由于前庭性偏头痛引起的眩晕,治疗则可能需要一些预防性的药物,比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当然,日常生活中的调理也很重要,比如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适度运动,保持心情愉快等。对于中枢性头晕,应针对大脑疾病与脑血管病进行预防和处理。

日常生活中的头晕预防小妙招

预防头晕,平时也要注意一些生活习惯。比如,避免快速起身,特别是在早晨;保持血压血糖平稳;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合理饮食,避免过度疲劳、运动过度、睡眠不足和情绪波动。就像保养车子一样,平时多注意,小问题就不容易变成大问题。

头晕眩晕虽然让人烦恼,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就能轻松应对。不管是生活中的小调整,还是专业医生的指导,都能让我们远离头晕的困扰,享受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11) :805-812.
2.李焰生。掌握正确的头晕眩晕诊断思路与方法:《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解读与启示。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8,18(2):79-82.

本文原文来自脑医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