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动脉血管瘤治疗迎来新突破:机器人辅助手术展现巨大潜力
肝脏动脉血管瘤治疗迎来新突破:机器人辅助手术展现巨大潜力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肝脏动脉血管瘤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最新的机器人辅助血管内治疗技术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传统治疗的局限性
肝脏动脉血管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通常指的是肝动脉扩张形成的动脉瘤。它与常见的肝血管瘤不同,后者是肝脏内的良性肿瘤,而肝动脉瘤则是肝动脉局部异常扩张的结果。大多数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部分人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或胆绞痛。如果动脉瘤压迫胆道,还可能引起梗阻性黄疸;若破裂,则可能出现剧烈腹痛、休克等紧急情况。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动脉瘤切除、结扎以及旁路移植等,适用于大部分患者。介入治疗如动脉栓塞和覆膜支架植入术,创伤小、恢复快,适合高风险或解剖结构复杂的病例。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慢,而介入治疗则可能面临定位不准、疗效不稳定等问题。
新型机器人辅助治疗技术
2024年4月,一项发表在《Vascular》杂志上的研究报道了一例使用机器人辅助血管内技术治疗肝脏动脉血管瘤的病例。该病例报告描述了一名无症状男性患者,通过CT检查偶然发现肝固有动脉处有一3.7×2.7厘米的囊状动脉瘤,距离胃十二指肠动脉开口0.6厘米。医生采用CorPath GRX平台的机器人辅助血管内技术进行治疗。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机器人操作,平行推进两根导丝:一根置于动脉瘤囊内,另一根置于动脉瘤远端的肝固有动脉。通过第一根导丝,医生将球囊推进并定位在动脉瘤远端,通过第二根导丝推进微导管。随后,使用弹簧圈和Onyx胶进行动脉瘤栓塞。术后120天的随访检查显示,动脉瘤已被成功治疗,且远端动脉血流保持通畅。
新疗法的优势与前景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机器人辅助血管内治疗具有明显优势。首先,机器人系统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导航和操作,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其次,这种微创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缩短住院时间。此外,机器人辅助手术还能减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辐射暴露,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教授曾表示,这种新型治疗技术“是一枚可精准投放的‘超级核弹’,将普惠中国肝癌群体病患,具有里程碑意义。”虽然董院士的评价是针对钇90微球疗法的,但其对精准医疗的肯定同样适用于机器人辅助血管内治疗技术。
总结与展望
尽管机器人辅助血管内治疗技术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设备成本高昂、操作技术要求高、临床经验有限等。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扩大,这些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对于肝脏动脉血管瘤患者来说,这种新型治疗技术无疑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不仅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还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