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代尔夫特理工新突破:仿生大脑让无人机更智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代尔夫特理工新突破:仿生大脑让无人机更智能

引用
CSDN
12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xiaoxiaowenqiang/article/details/137347077
2.
https://blog.csdn.net/cv_autobot/article/details/145217752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0-22/doc-inctkvpm4851657.shtml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145732
5.
https://www.sohu.com/a/774474118_121842926
6.
https://blog.csdn.net/MS_YangZhanZhang/article/details/136414016
7.
https://www.ncsti.gov.cn/kjdt/kjrd/rgzn_kjrd/202405/t20240530_158724.html
8.
http://www.jnjipeng.com/support/case_studies_detail/continuous-occupancy-mapping-dynamic-environments-using-particles-nokov.html
9.
http://www.aas.net.cn/cn/article/doi/10.16383/j.aas.c230778?viewType=HTML
10.
https://px-4.com/main/en/simulation/hitl.html
11.
https://my2.hzlib.net/opac/search?q=%E5%85%8B%E9%BE%99&searchType=standard&isFacet=true&view=standard&searchWay=author&rows=10&sortWay=score&sortOrder=desc&curlibcode=2700&searchWay0=marc&logical0=AND&limitEndDate=2024-07-30
12.
https://swarma.org/?p=53460

近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在《Nature》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如何利用光流调节不可观测性来实现稳定的无人机姿态控制。这一创新技术有望彻底改变未来无人机的飞行方式。

01

突破性技术:仿生大脑控制无人机

这项研究的最大亮点在于,它首次将仿生学原理应用于无人机控制领域。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动物大脑工作原理的神经形态图像处理器,这种处理器能够像生物大脑一样,通过异步处理信息和发送尖峰电脉冲来实现高效计算。

与传统的GPU相比,这种神经形态处理器具有显著优势。它不仅大大减少了数据处理量,还显著降低了能耗。实验数据显示,搭载神经形态处理器的无人机在运行深度神经网络时,速度比在GPU上运行快64倍,而能耗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

02

核心创新:脉冲神经网络与神经形态相机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专门的脉冲神经网络,用于处理来自神经形态相机的视觉信号。这种网络通过模拟生物神经元的工作方式,实现了比传统深度神经网络更简单、更高效的计算过程。

具体来说,脉冲神经网络只需要进行整数加法运算,而传统神经网络则需要进行复杂的浮点数乘法和加法运算。这种简化使得计算过程不仅更快,而且更加节能。

03

技术优势:能效与速度的双重突破

这项技术最引人注目的优势在于其卓越的能效和速度表现。搭载神经形态处理器的无人机平均每秒可以运行274-1600次计算,而同样的网络在小型嵌入式GPU上每秒只能运行25次。在功耗方面,英特尔Loihi神经形态研究芯片运行时的总功耗仅为1.007瓦,其中用于运行网络本身的功耗仅为7毫瓦。相比之下,嵌入式GPU运行同一网络时的功耗高达3瓦。

04

应用前景:从温室监测到仓库管理

这项技术的潜在应用场景十分广阔。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特点,这种新型无人机特别适合在狭小空间内执行任务。例如,它们可以用于监测温室作物的生长情况,或者在仓库中进行库存跟踪。此外,由于其成本低廉,可以大规模部署,因此在环境监测、搜索救援等领域也具有巨大潜力。

05

未来展望:向昆虫学习飞行智慧

这项研究不仅展示了神经形态计算在无人机控制领域的巨大潜力,更为未来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正如研究团队所言,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无人机像飞虫或鸟类一样小巧、敏捷且智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无人机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这项突破性研究不仅展示了神经形态计算在无人机控制领域的巨大潜力,更为未来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正如研究团队所言,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无人机像飞虫或鸟类一样小巧、敏捷且智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无人机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