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湾涌:从千年古涌到岭南水乡新名片
荔枝湾涌:从千年古涌到岭南水乡新名片
荔枝湾涌,这条流淌在广州荔湾区的古老河涌,见证了这座千年商都的沧桑巨变。从西汉南越王赵佗时期的皇家园林,到近代因污染而被掩盖的暗渠,再到如今重现生机的岭南水乡,荔枝湾涌承载着广州人的集体记忆,展现着老城市的新活力。
千年古涌的历史变迁
荔枝湾涌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06年,汉使陆贾出使南越,在其驻地西场种植荔枝,开辟莲塘,荔枝湾由此得名。在随后的2000多年里,这里一直是文人墨客的雅集之地,留下了无数吟咏荔枝湾美景的诗篇。明清时期,荔枝湾涌更是成为“羊城八景”之一,以“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绝美景色闻名遐迩。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荔枝湾涌在20世纪中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部分河道被填埋,昔日的“岭南第一景”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重现生机的岭南水乡
2009年,广州市启动了荔枝湾涌综合整治工程,拉开了这场历时十余年的生态修复序幕。工程团队采用“揭盖复涌”的方式,重新露出被掩盖的河涌,同时建设大直径污水主管道,实现雨污分流。经过持续的治理,荔枝湾涌终于摆脱了黑臭的困扰,重现清澈。
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荔湾区还实施了滨水环境整治工程,通过空间优化、驳岸修补、功能照明等手段,打造“西关水客厅”。夜晚,以“月相·桥”为主题的灯光设计,让整条河涌焕发出迷人的夜色。
文化传承与现代活力的融合
如今的荔枝湾涌,不仅是广州的生态名片,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空间。游客可以乘坐画舫,溯流而上,欣赏两岸的西关大屋、骑楼街等历史建筑,感受浓厚的岭南文化氛围。每年的水上花市、元宵灯会、端午龙舟赛等传统民俗活动,更是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
荔枝湾涌的重生,是广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更成为了展示岭南水乡魅力的重要窗口。漫步在荔枝湾涌畔,人们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的现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