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汉姆顿大学研究: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或影响肠道健康
宾汉姆顿大学研究: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或影响肠道健康
美国宾汉姆顿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长期摄入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可能会对肠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日常饮食中常见添加剂安全性的关注。
二氧化钛:无处不在的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钛(TiO₂)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作白色素,以改善食品的外观。它存在于各种日常食品中,从口香糖、糖果到面包和乳制品,甚至包括一些婴儿食品。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规定,二氧化钛在食品中的添加量不得超过食品重量的1%。
研究发现:慢性暴露影响肠道健康
宾汉姆顿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模型,模拟了人体摄入二氧化钛后的肠道反应。研究发现,急性暴露(即一次性摄入相当于一餐食量的二氧化钛)对肠道细胞影响不大。然而,当细胞持续暴露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五天后,出现了显著的负面效应。
研究显示,慢性暴露会导致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减少。微绒毛是肠道细胞表面的细小突起,负责增加吸收面积,帮助营养物质的摄取。微绒毛的减少会削弱肠道屏障功能,降低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特别是影响铁、锌和脂肪酸等重要营养素的消化。此外,研究还发现酶的功能受到抑制,同时炎症信号增加。
安全性争议与健康建议
尽管二氧化钛被FDA认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其长期摄入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对于儿童,由于他们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更容易受到食品添加剂的影响。专家建议,为了降低风险,应尽量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尤其是那些含有二氧化钛的零食。
其他应用与市场前景
除了食品工业,二氧化钛还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化妆品和防晒霜等领域。其全球年需求量约为800万吨,其中汽车级高端涂料需求量达150万吨以上,食品级和化妆品级等高端应用领域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长。虽然二氧化钛在工业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其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二氧化钛列为2B类致癌物。这一分类意味着现有证据表明,二氧化钛可能对人类具有致癌性,尤其是在长期暴露的情况下。这一发现进一步强调了在食品和日常用品中谨慎使用二氧化钛的重要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关注度。虽然二氧化钛在食品中的使用目前仍在安全范围内,但宾汉姆顿大学的这项研究提醒我们,长期摄入可能会对肠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更天然、少加工的食品,减少对含添加剂食品的依赖,可能是更健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