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历史:从东方禅修到全球心理健康运动
正念的历史:从东方禅修到全球心理健康运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及麻塞诸塞州医学院荣誉医学博士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创立了正念减压(MBSR: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启蒙了西方社会的正念思潮,并引发当代正念革命。二十多年来,MBSR已被医疗、学校、企业等广泛应用,目前在美国和加拿大约有二百多家医疗机构和相关组织运用正念减压疗法帮助病人。
正念(mindfulness)的根源可追溯到东方的佛教传统,特别是来自佛教经典《四念住经》(Satipatthana Sutta),其重点在于通过正念和觉察来培养对身体、感受、心和法的觉知。这种修行方法经由佛教传入东南亚和东亚各国,形成了不同的禅修传统。
1960年代,就读麻省理工学院的卡巴金不断探索生命的本质。有一天,他在校园内听了一场由美国禅师菲力普·凯普罗主讲的冥想演讲。此后,卡巴金每天练习静坐,并深刻体会到静坐对身心的强大力量。
1979年,卡巴金博士在麻州大学医学院开设了减压诊所,并设计了“正念减压”课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帮助病人通过正念禅修处理压力、疼痛和疾病。当时,医院有一批慢性疼痛的病人,利用西方疗法减轻疼痛的效果有限,因此,院方决定将这批病人转交卡巴金进行尝试。
对于一般人而言,碰到疼痛症状时,第一个反应都是将疼痛视为敌人,希望迅速消除。然而,卡巴金却引导这些病人观察疼痛,接纳疼痛。他颠覆性的做法虽然异于常理,但实证显示,正念不仅对减轻疼痛有很大的帮助,且对身心状况的改善有极大正向相关。1993年,美国PBS(公共广播电视)制播的《Healing and the Mind》报道后,正念变得广为人知。
1995年,麻州大学再次邀请卡巴金博士设立“正念医疗健康中心(CFM)”。他开始进行关于身心疗愈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期望借此有效缓解慢性疼痛与压力引起的各种失调症状。2000年,卡巴金离开CFM职务,正念减压(MBSR)的推广任务由卡巴金本人及他的学生承担,开始在全球推广正念减压相关训练。之后,正念革命成为主流,各种课程与应用纷纷成立,例如英国牛津的Mark Williams、John Teasdale和Zindel Segal创立的正念认知疗法(MBCT),Google也开发了“Search Inside Yourself”(SIY)正念职场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1970年代至1980年代之间,还有许多其他学者和实践者对正念在西方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临床心理学家Marsha Linehan将正念整合到辩证行为疗法(DBT)中,用于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美国心理学家Jack Kornfield和Joseph Goldstein共同创办了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洞察冥想学会),推动了佛教禅修在美国的普及。
至今,欧美主流媒体、企业及教育机构对正念推广不遗余力。例如《时代杂志》、《经济学人》、《哈佛商业评论》、《福布斯》、《华尔街日报》、《新闻周刊》等媒体,谷歌、苹果、脸书、耐克、高盛、麦肯锡、德意志银行等知名企业,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丹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名校。此外,英国政府自2019年起开始大力推动,在全国370所中小学校开设“正念减压”静坐课程,教导学童透过静坐和调整呼吸技巧来减压。中学生则增加情绪感受等进阶正念课程,学习将正念技巧融入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