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启动“百技千方”工程,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城市
中山启动“百技千方”工程,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城市
1月18日晚,中山市正式启动中医药“百技千方”挖掘引进传承工程,这是该市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的重头戏之一。该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100项以上中医特色疗法和1000个传统验方,以提升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好地造福患者。
百技千方:中山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头戏
“百技千方”工程以中山市中医院为平台支撑,将分批次梳理、甄别和遴选民间中医药特色疗法以及适宜技术和方药。首批从全国各地遴选的4位专家——潘明甫、王伟、刘修利、钱卫东,在启动仪式上展示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棍针经筋疗法、王氏无痛刮痧疗法、中医背诊疗法等4项特色技术,充分展现了民间传统中医药技术的独特魅力。
该工程将对入选的特色疗法和验方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提升其科学性和规范性。对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疗效突出的项目,将扶持建立技术传承工作室,并给予经费支持。同时,中山市还将筛选符合条件的技术、验方进行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加强对中医药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
中医药健康夜市: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中医魅力
为推广中医药文化,中山市创新性地推出了中医药健康夜市活动。自2024年5月起,已成功举办27场,吸引近10万人次参与。夜市以二十四节气时令为主线,在每个节气前后开展,结合双休日、节假日安排,每个节气前后开展一场。活动结合节气时令养生、卫生健康宣传日等宣教工作要求,“我们按需增设部分功能区,做到场场有惊喜。”
夜市常态化设置名中医义诊区、传统中医疗法体验区、中药材辨识区、智能中医体验区、中医药产品体验区、康养互动区、中医药科普区及药食同源品鉴区等8个功能区。名中医义诊区邀请平时一号难求的省市名中医,传统中医疗法体验区开展广东省非遗代表性项目毫火针疗法等多种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科普区通过“中医四诊仪”等中医药诊疗辅助设备让群众感受中医药智能科技的奇妙,中药材辨识区让群众辨识中草药,亲自制作中药香囊,药食同源品鉴区让群众品尝中药茶饮、药膳糕点。
中山中医药发展: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作为全省唯一获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的城市,中山市在中医药发展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23年,中山市中医机构、医师、诊疗量分别实现了同比增长37.6%、24.6%、48.5%,其中基层中医诊疗量占比更是由2022年的18.7%提升至2023年的35.9%。
中山市还大力推行“千名医师西学中”行动,目前已有超过1500名学员参与其中。同时,中山市中医院作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投入超1000万元建设全国中医规培模拟教学骨干师资培养基地,加强全市中医规培医师的基本技能、临床综合技能与中西医临床诊治思维的培训。
未来展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
中山市不仅为广东乃至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探出了不少新路,更在2024年再获“国字号”招牌——入选为全国54个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擦亮中山中医药发展“金字招牌”。随着“百技千方”工程的深入推进,中山市将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瑰宝,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事业贡献新经验、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