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的就业变革:专家圆桌对话
数字经济时代的就业变革:专家圆桌对话
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就业结构。它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引发了诸多挑战。面对这场由技术驱动的变革,劳动者、企业和政府应该如何应对?让我们听听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们怎么说。
数字经济带来的就业变革
苇草智酷思想者大会上,多位专家对数字经济带来的就业变革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陈禹指出,数字经济对劳动和就业的影响并非新鲜事,任何技术进步都会带来就业市场的变革。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教授崔丽丽则认为,数字经济使得每个行业都成为或即将成为富含数据的行业,不少传统岗位需要转变工作方式,人机协作将成为常态。
中国科学院大学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教授马光悌表示,数字经济本质上是智能经济,它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术为载体,驱动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然而,他也提醒,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带来革命性的冲击,需要整个社会重新认识和适应。
应对技能需求变化
面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技能需求变化,专家们提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认为,关键问题不是自动化、AI是否会取代人类岗位,而是劳动和资本利益的再平衡问题。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胡凌则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强调需要建立有关生产性的基础设施制度、数字平台与行业管理制度,以及完善分配制度。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提出,政府和企业需要做两件事:一是让数智时代的生产力工具更加便捷;二是加强教育,让每个人都掌握新生产资料的用法。
政府和企业的角色
在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时,政府和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
新加坡的“技能创前程”计划被提及为一个成功案例。该计划为每个新加坡公民提供学习补贴,鼓励他们不断提升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CEO吴甘沙建议,可以开始探索普遍基本收入(UBI)和再就业培训。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新望则建议,可以向德国学习,建立专门的教育体系来培育产业工人。
未来工作模式的重塑
数字经济正在重塑未来的工作模式。氢原子CEO唐文预测,未来会出现大量的自由职业者,他们的工作将由AI来进行解耦,实现分时匹配。这将让人们不再因为年龄、性别、种族等遭受歧视而失去工作。
苇草智酷思想者大会的讨论显示,面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应对,包括提升个人技能、完善教育体系、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等。正如经济学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所说,虽然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确实取代了大量传统岗位,但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
这场由苇草智酷主办的思想者大会,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智慧,为我们理解数字经济时代的就业变革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