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专家推荐:肝癌诊断后的全面调适指南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专家推荐:肝癌诊断后的全面调适指南
2024年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其中提到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中国病例占全球55%。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患者和家属在诊断后往往感到恐慌和无助。本文将从肝癌的基本知识、心理调适、饮食调理和生活护理等方面,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全面的指导。
肝癌基本知识
肝癌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其中又以肝细胞肝癌(HCC)最为多见,约占70-85%。肝癌的发生通常经历从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的演变过程。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乙型和丙型)、长期饮酒、黄曲霉素暴露等。
心理调适建议
面对肝癌诊断,患者和家属首先要保持冷静,积极面对。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心理调适建议:
了解疾病: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肝癌相关知识,了解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有助于减少恐惧感。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分享感受,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现代医学的进步。
制定计划: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规律生活: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改善心情。
健康饮食: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保持轻松愉悦的生活氛围。
饮食调理指导
肝癌患者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推荐的食物和饮食原则:
- 推荐食物:
- 白扁豆:健脾益气,适合脾虚泄泻的患者。
- 草莓:能改善食欲缺乏、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 黄瓜:具有清热、利湿、镇痛等功效,适合发热、黄疸、腹水的患者。
- 黄花菜:具有利水消肿、止血等功效,适合腹水、出血的患者。
- 金针菇:增强免疫力,适合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 牡蛎:具有软坚散结作用,有助于缩小肿瘤,同时有保肝作用。
- 橘子:开胃理气,适合食欲缺乏的患者。
- 玫瑰花:理气散瘀,适合气滞血瘀证的患者。
- 泥鳅:清热、解毒、祛湿,有助于改善发热、黄疸、水肿症状。
- 饮食原则:
- 遵循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原则。
- 避免过于油腻、粗糙、刺激性强的食物。
- 限制饮酒和咖啡因摄入,戒烟。
- 对于伴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应避免食用硬质、辛辣食物。
- 若有肝性脑病风险,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尤其是动物蛋白。
生活护理要点
定期复查:术后1-2个月需复诊1次,之后每隔3个月密切监测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
症状观察:
- 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 观察尿量、尿色,警惕尿量减少可能提示肝肾功能异常。
- 注意发热、黄疸、腹水等症状,及时就医。
- 日常护理:
-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 避免接触可能的肝毒性物质。
-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 减少应激,保持轻松愉悦的生活氛围。
- 家庭支持:鼓励家人参与患者的护理与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参加患者互助团体,分享经验、获取资讯,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
真实案例分享
一位网友分享了她爷爷与肝癌抗争的经历。她的爷爷在她初中时被诊断为肝癌中期,医生预计生存期只有几个月到一年。但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爷爷坚持到了2024年10月。
在最后阶段,爷爷出现了腹胀、发热、咳嗽等症状。住院期间,医生建议关注意识状态、进食情况、尿量及颜色等指标。在临终前,爷爷还能喝一些流食,如牛奶和香蕉奶昔。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即使在疾病晚期,也要珍惜与患者相处的每一刻,给予他们最大的关爱和支持。
面对肝癌,患者和家属需要建立全面的认知,从心理、饮食到生活护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也要珍惜与患者相处的时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