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春节后这样吃最健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春节后这样吃最健康!
春节过后,面对堆积如山的大鱼大肉,如何合理搭配饮食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重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春节后的饮食建议,帮助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身体健康。
饮食调整是关键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研究所所长唐旭东建议,春节后的饮食调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适量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春节期间,美食佳肴极为丰富,再加上各种干果、巧克力等高热量高脂肪的零食,不留神就会吃多。唐旭东建议要减少饮食的摄入量,“饭吃七八成饱,老来肠胃好”。
合理搭配食材,减少油腻
减少大鱼大肉,尽量采用蒸、煮、炖的烹调方式,减少油和盐的摄入。每餐保证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唐旭东推荐清蒸鱼、水煮虾,味道鲜美,容易消化,辅以芹菜、白菜、菠菜等蔬菜,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春节期间我们要做好主食、肉类、蔬菜、水果的搭配,合理膳食。”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春节期间熬夜守岁,早晨赖床,走亲访友,都可能打乱原有的进餐节律,影响消化功能。唐旭东说,在节日期间保持进餐节律非常重要,“如果打乱了进餐时间,就会扰乱胃肠道正常的生理节律,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胃痛、胃胀、嗳气、烧心等症状。”
适量饮酒,选择健康的饮品
饮酒加饱餐容易诱发胃肠道疾病,不妨以茶代酒,或选择低度的果酒,尽量避免饮用高度的烈酒。同时,饮酒要慢,边吃边喝,饮酒后喝一些蜂蜜水、茶水,有助于解酒,也有助于缓解宿醉的症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绝对不能饮酒。
中医调理助健康
除了调整饮食结构外,中医还推荐了一些具体的调理方法:
食疗方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主任医师陈文裕推荐了两款适合春节后饮用的汤品:
竹荪鸡汤:养阴润燥、滋补肝肾。材料包括干竹荪15克、鸡1只(约800克)、鲍鱼3只、虫草花30克、淮山15克、玉竹15克、红枣2枚、生姜2片、陈皮5克(4-6人量)。制作方法是竹荪、鲍鱼、虫草花、淮山、玉竹、红枣、陈皮洗净,鸡洗净去皮去肥膏斩块,生姜切片。把鸡、鲍鱼、虫草花、淮山、玉竹、红枣、生姜放入汤煲中,加水3000毫升,大火煮开以后转小火。煮半小时后加入竹荪,再煮约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适合一家人共享。
莲藕排骨墨鱼汤:健脾益气、滋阴养血。材料包括莲藕1000克、排骨500克、干墨鱼2只、红枣2枚、生姜2片、陈皮5克。(4-6人量)。制作方法是莲藕洗净、切段;干墨鱼(先浸泡一小时);排骨洗净,切大块;生姜切片;红枣、陈皮洗净,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饮用,同时里面的排骨、莲藕、蚝豉、墨鱼可捞起拌酱油佐餐。适合一般人群。
日常调理
- 常食生萝卜可以消食下气、帮助消化
- 山楂麦芽消食汤也可以消减油腻、促消化
- 平时脾虚、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应适当控制饮食,可在饭后散步、做简单的运动,按摩腹部,这样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
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
除了饮食调整和中医调理外,规律的作息和适度的运动也非常重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大鹏提醒,在过年期间访亲会友的同时,也要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他介绍,春节期间属于冬春交季,应早卧晚起以协调阴阳之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但“久卧伤气”,所以不可睡太久。中医认为:“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所以养阳;时至子,阳气渐长,熟睡所以养阴。”他建议22:00前入睡,7:00前起床最为健康。
张大鹏还建议,春节期间全国各地气温偏低,打牌、聊天说笑、看电视等成为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室内活动。但“久坐伤肉”,长期坐姿易造成脂肪积累。他提醒:“参与室外活动有利于提高身体新陈代谢,但春节期间天气较为寒冷,容易受寒感冒,因此建议大家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感受风寒,损伤人体阳气。”可以适当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练八段锦等。
通过这些科学合理的饮食建议和中医调理方法,大家可以更好地恢复身体状态,迎接新一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