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机能效新标准即将实施,行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
中国电机能效新标准即将实施,行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
2024年8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最新版《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和《永磁同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志着我国电机能效标准全面升级。新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将对电机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新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新标准对电机能效等级进行了重新划分,将最低能效要求提升至IE3水平,远高于旧标准的IE2水平。同时,新标准扩大了适用范围,首次将110kW~1250kW的变频调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纳入规范,填补了行业空白。
在具体指标方面,新标准对不同功率和极数的电机设定了更严格的能效限定值。例如,对于常用的4极电机,新标准要求其效率至少达到90.5%,而旧标准仅为88.5%。这意味着大量现有产品将被淘汰,企业需要加快技术升级步伐。
行业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
新标准的实施将对电机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据统计,目前我国在役电机中,高效节能电机占比仅为2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新标准的出台将加速淘汰低效电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面对新标准的挑战,电机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发高效节能产品。例如,卧龙电驱、佳木斯电机等龙头企业已提前布局,开发出符合IE4能效等级的新型电机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成功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市场前景:高效电机迎来发展机遇
随着新标准的实施,高效电机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到2023年,我国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将达到1.7亿千瓦,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20%以上。而最新发布的《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则提出,到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要达到70%以上。
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中国电机绕组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86.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04%。高效电机的普及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的应用企业。
环保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新标准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电机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将带来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据统计,电机系统用电量约占全国用电量的60%,其中工业领域电机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75%。通过推广高效电机,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
以一台100kW的电机为例,如果将其从IE2能效升级到IE4能效,每年可节省约1.5万度电,相当于减少15吨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全国所有电机都进行这样的升级,每年可节省数百亿度电,环境效益十分可观。
同时,高效电机的推广也将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虽然高效电机的初期投资较高,但其运行成本更低,长期来看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电费支出。以一家年用电量1000万度的工厂为例,如果将所有电机升级为高效电机,每年可节省电费约100万元。
未来展望:智能化与绿色化双轮驱动
随着新标准的实施,电机行业将进入智能化与绿色化双轮驱动的发展阶段。一方面,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高能效的电机产品;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技术将在电机生产中得到更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电机行业的转型升级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高效电机的普及将推动变频器、传感器等配套设备的需求增长。此外,电机绕组设备、检测设备等上游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体来看,新标准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电机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率、低能耗的方向发展。这不仅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也将为电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电机行业将迎来更加绿色、智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