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因败血症离世,我们该如何预防?
大S因败血症离世,我们该如何预防?
2025年2月3日,知名艺人徐熙媛(大S)因败血症在日本离世,享年48岁。从流感到致命的败血症,短短五天内病情急转直下,不仅让家人悲痛欲绝,也引发了公众对这一致命疾病的关注和警惕。
病情发展:从流感到败血症的致命转变
1月29日,大S与家人抵达日本开始旅行,但此时她已感到身体不适。据知情人士透露,一行人先是到日本箱根泡温泉,但大S的身体状况并未好转。
1月31日晚,大S病情急剧恶化,出现咳嗽、哮喘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2月1日,她被转往东京的医院,确诊为甲型流感。然而,病情并未得到控制,2月2日早上,大S再次就医,但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这一悲剧的发生,不仅让家人悲痛欲绝,也引发了公众对这一致命疾病的关注和警惕。
败血症:全球每年1100万相关死亡的隐形杀手
败血症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4890万败血症病例,其中约1100万例导致死亡,占全球死亡总数的20%。更令人担忧的是,近一半的败血症病例(约2000万例)发生在五岁以下儿童中。
败血症是一种当身体的免疫系统对感染产生极端反应时出现的危及生命的疾病,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身体的反应会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并可能导致休克、多器官衰竭,有时甚至死亡,尤其是在没有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时。
“败血症可以影响任何人,但年龄较大、年幼、怀孕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人风险较高。”世卫组织专家指出,败血症的常见体征包括发热或低温和寒战、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皮肤湿冷出汗、身体极度疼痛或不适、心率高、脉搏微弱或低血压、尿量少等。在儿童中,还可能出现抽搐、皮肤苍白、嗜睡、唤醒困难等症状。
社会影响: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边界
大S离世后,其病情和就医过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网络上流传的一张送医途中照片,显示大S表情痛苦,靠在丈夫具俊晔肩上,而具俊晔则面露淡定,引发网友质疑其态度冷漠。
对此,大S的家人通过经纪人发表声明,表示目前全家正在处理相关事宜,返台时间不便公开,感谢外界理解和支持。同时,家人也恳请媒体和公众尊重隐私,不要在机场内外追拍,也不要在路上追踪跟随,这是大S生前一直想要而不可得的愿望。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对名人隐私权的广泛讨论。有观点认为,公众人物的健康状况属于个人隐私,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但也有人指出,作为公众人物,其言行和健康状况可能对粉丝和公众产生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公开透明。
预防胜于治疗:专家建议提高警惕
败血症虽然凶险,但通过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发病风险。世卫组织建议,预防败血症的关键在于避免感染,具体措施包括: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安全制备食物
- 避免使用不洁用水或不卫生的厕所
- 按时接种当地卫生部门推荐的疫苗
- 保持健康饮食
- 新生儿提倡母乳喂养
医疗机构则需要严格执行感染预防和控制规则,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免疫力低下者和慢性病患者,更需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
大S的离世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个案,但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流感高发季节,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接种疫苗,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隐私权,给予他们应有的尊严和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