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5000年商文化的根脉传承
商丘古城:5000年商文化的根脉传承
“殷商之源在商丘”,这句流传已久的话语道出了商丘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作为商文化的发源地,商丘承载着5000年的文明记忆,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商汤建立商朝,这座古城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从远古到商朝:商丘的历史沿革
商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考古发现,早在5000年前,燧人氏就在商丘建立了燧明国,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先河。随后,颛顼和帝喾相继在商丘建都,奠定了其作为中原重镇的地位。
商丘真正成为商文化的中心,始于帝喾之子阏伯(契)被封于商。阏伯在商丘建都,并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被后人尊为“火神”。他的墓冢被称为“商丘”,这也是商丘地名的由来。阏伯的后代王亥创造了商业文明,进一步奠定了商丘作为商文化发源地的地位。最终,阏伯的十三世孙商汤在此灭夏建商,商丘成为商朝最早的都城。
独特的“城摞城”现象
商丘古城最引人注目的特色莫过于其独特的“城摞城”现象。由于地处黄河故道,历史上多次遭受水患,商丘古城在层层泥沙的掩埋下,形成了罕见的“城摞城”奇观。
考古发现证实,在现存的明代归德府城之下,叠压着周朝宋国都城、秦汉梁国睢阳城、隋唐宋州治所宋城、北宋应天府南京城等6座古城。这种层层叠压的古城遗址,堪称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迹,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商文化遗迹遍地
漫步商丘古城,处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商文化气息。阏伯台作为商丘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商族的起源与发展。这座高约35米的土台,不仅是阏伯观星祭火的场所,更是商丘作为商文化发源地的重要象征。
商祖祠则供奉着商朝的历代先王,是商丘人祭祀商朝祖先的重要场所。祠内保存着大量珍贵的碑刻和文物,记载了商朝的历史和商丘作为商文化中心的辉煌过往。
文化传承焕发新生
近年来,商丘市大力推动殷商文化传承与创新。2024年,商丘市委、市政府启动了“殷商之源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推进学术研究和考古实证,深入挖掘殷商文化的内涵特质。
在文旅融合方面,商丘打造了多个特色文旅项目。商丘古城、火神台、汉梁文化公园等景点,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参观。特别是每年举办的“豫剧文化艺术周”和“非遗过大年”等活动,不仅展示了商丘丰富的文化遗产,也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商丘还积极推动非遗文化的活化利用。例如,“中国画虎第一村”民权县王公庄村,有900多人从事绘画及相关产业,年销售画作9万余幅,产值近亿元。商丘的非遗剪纸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友人,夏邑县火店镇生产的宫灯更是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结语
商丘古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从5000年前的燧人氏到今天的现代化都市,商丘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作为商文化的根脉,商丘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世界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时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