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新研究:职场冷暴力显著增加心脏病风险
欧洲最新研究:职场冷暴力显著增加心脏病风险
欧洲一项最新研究揭示,职场冷暴力与心脏病风险之间存在惊人关联。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对79,000多名上班族进行了长达12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受到职场欺凌的工作者患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59%,而遭受职场暴力的人住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更是增加了25%。
这项研究涵盖了年龄在19至65岁之间的上班族,其中约9%的人表示曾受过职场欺凌,13%的人在过去一年中就曾遭遇职场暴力。在跟踪期间,共有3,229人被诊断出心脏病或相关问题。研究还发现,8%到13%的上班族曾受到欺凌或心理攻击,大多数霸凌者是同事、主管或下属,而非公司外部人员。
职场冷暴力的健康隐患
职场冷暴力不仅限于心血管疾病,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台湾董氏基金会引用的研究显示,在不重视员工心理健康的公司中,员工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了三倍。职场霸凌会导致受害者出现恐惧、焦虑、自责、失眠等身心问题,进而影响工作表现和日常生活。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家康斯坦策·莱内韦伯的研究进一步指出,面对职场不公时选择忍气吞声的人,心脏病发病率是主动应对者的两倍。这表明,压抑负面情绪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职场冷暴力的普遍性
职场冷暴力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研究显示,约47%的社会工作者、29%的保护服务工作者、25%的医疗工作者和16%的教师都曾经历过职场霸凌。在所有职业类型中,社会工作者受职场霸凌的影响最为严重。
科学应对职场冷暴力
面对职场冷暴力,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及时沟通:向值得信任的同事或上级反映情况,寻求支持和建议。如果可能,尝试与施暴者进行对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立场。
记录证据:详细记录每次霸凌行为的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和具体情形,这些记录可能在后续的申诉或法律程序中发挥关键作用。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感到无法应对,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相关专业机构的帮助。同时,了解并利用职场内部的申诉渠道和资源。
调整工作环境:在必要时考虑转职到更健康的工作环境。在新环境中,重建支持性的人际关系,专注于未来的发展。
企业责任与社会呼吁
企业主和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职场冷暴力的危害,将员工心理健康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议程。具体措施包括:
- 制定明确的工作准则,预防霸凌行为的发生
- 建立包容性企业文化,允许员工犯错而不被指责
- 设立专门的申诉渠道,鼓励员工举报不当行为
-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的同理心
职场冷暴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科学研究的揭示,我们看到了其对个人健康的深远影响。这不仅是一个职场管理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公共健康的重要议题。只有通过个人、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创建一个更加健康、友善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