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思政课堂的创新实践
滁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思政课堂的创新实践
1978年,安徽滁州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使得小岗村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吸引着无数人前来追寻改革的足迹。
作为革命老区,滁州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除了小岗村,这里还有藕塘烈士陵园、皖东烈士陵园、抗大八分校纪念馆等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基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培育青少年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近年来,滁州市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方式,让红色资源“活”起来。2024年9月,皖东烈士陵园被正式授牌为“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在揭牌仪式上,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厚兵强调,要深入挖掘英雄烈士事迹,丰富英烈精神内涵,让英烈事迹在全社会广为传颂,让英雄引领青少年前行。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则组建了大学生红色旅游公益讲解团,成员们利用假期时间,在滁州及周边的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公益讲解。讲解团采取线下实地讲解和线上新媒体作品推送相结合的方式,用“青言青语”讲述革命和改革故事,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定远县则依托大桥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藕塘烈士陵园等党性教育基地,常态化组织离退休党员接受教育。同时,该县还创新性地开展“敲门送学、共座陪读”“入户送学、结对帮学”等活动,确保思政教育全覆盖。
这些实践证明,滁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在从传统的参观场所,转变为集教育、体验、实践于一体的新型思政课堂。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历史,理解革命精神和改革精神的深刻内涵。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从这些鲜活的历史中汲取力量。滁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窗口。让我们在这些红色地标中,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