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新突破:从饮食到药物的最新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新突破:从饮食到药物的最新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医学界在IBS-D的治疗和诊断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饮食疗法新突破:两种新型饮食方案效果显著
瑞典哥德堡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治疗IBS-D方面,两种新型饮食方案都比传统药物治疗更有效。研究发表在《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上,涉及约300名IBS患者。
第一种饮食方案是低FODMAP饮食,即减少摄入存在于乳制品、小麦和某些水果蔬菜中的糖和类似碳水化合物。第二种是适应性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特点是高纤维但低糖低淀粉,主要食用肉类、乳制品、坚果、种子、豆类和卷心菜等蔬菜。
研究结果显示,低FODMAP饮食组76%的患者症状显著改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这一比例为71%,而药物治疗组仅为58%。研究者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高纤维饮食的效果令人惊喜,其与低FODMAP饮食同样有效,这表明改变碳水化合物含量和降低FODMAP摄入都可能对IBS-D有益。
创新药物:活体生物药带来新希望
在药物治疗方面,广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活体生物药SK10和SK08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SK10是基于脆弱拟杆菌开发的灭活型LBP,主要用于化疗相关性腹泻,已在美国完成1期临床试验,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针对IBS-D的活体生物药SK08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这是中国首个活体生物药原创品种,也是国际上首次采用脆弱拟杆菌新菌株开发的活体生物药。这类药物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环境,改善肠道功能,为IBS-D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诊断新方法:呼气试验提高精准度
在诊断方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段丽萍团队的研究发现,呼气试验(BT)可以有效区分IBS-D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研究显示,与BT阴性的IBS-D患者相比,BT阳性的IBS-D患者具有不同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且前者对利福昔明治疗反应更好。
这一发现意味着在IBS-D诊断前使用BT排除SIBO,可以更精准地识别病因,有助于及早采取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这些新进展为IBS-D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希望。但需要强调的是,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尝试。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良好心态,对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