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饭圈乱象下的青少年:警惕追星带来的心理健康隐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饭圈乱象下的青少年:警惕追星带来的心理健康隐患

引用
澎湃
11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40212?commTag=true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74506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776398184057143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80449
5.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0176
6.
http://www.legaldaily.com.cn/Lawyer/content/2025-01/09/content_9114662.html
7.
https://hxdsb.fjdaily.com/pad/con/202409/10/content_396665.html
8.
http://m.chisa.edu.cn/opinion/202006/t20200629_2110740981.html
9.
https://www.jinantimes.com.cn/news-216-4986729.html
10.
https://www.jwview.com/jingwei/html/m/08-12/420501.shtml
11.
https://www.crntt.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73&kindid=7151&docid=106086055

“我只想好好看比赛,为什么要看这些?”在2024年杭州亚运会的乒乓球赛场边,资深球迷阿伦忍不住皱眉。每当运动员出场,总有粉丝挥舞着荧光棒,尖叫着偶像的名字,甚至在比赛间隙还在讨论着“cp粉”、“应援色”这些饭圈术语。原本纯粹的体育赛事,如今却充斥着浓厚的饭圈气息,这让许多真正热爱体育的观众感到困扰。

这仅仅是饭圈文化渗透到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饭圈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尤其是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青少年群体。半月谈杂志社对全国2万多名12岁至18岁的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青少年粉丝群体已成为助推“饭圈文化”扩大的中坚力量,其行为失范现象令人担忧。

01

饭圈乱象:从非理性消费到网络暴力

在饭圈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粉丝的行为失范现象日益严重。非理性消费是最常见的表现之一。2025年1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典型案例:一名未成年人为支持偶像,在半年内通过网络平台消费近15万元,其中在某“粉头”店铺就花费了6万余元。这一案例揭示了饭圈文化中集资打榜、应援消费等行为对未成年人的深远影响。

除了经济上的非理性支出,饭圈文化还滋生了大量网络暴力和互撕行为。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樊振东、陈芋汐等运动员的粉丝之间就发生了多起网络互撕事件。更有甚者,一些粉丝为了维护自己的“爱豆”,不惜泄露运动员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手机号等敏感数据。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更可能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02

心理影响:价值观扭曲与行为失范

饭圈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盲目追星可能导致其价值观扭曲。例如,一些青少年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追星活动中,忽视了学业和个人发展,甚至为了支持偶像而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这种过度投入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还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和焦虑。

更令人担忧的是,饭圈文化中的极端行为可能会对青少年产生示范效应。在“流量至上”的畸形价值观驱动下,一些粉丝为了提升偶像的知名度,不惜采取各种极端手段,如网络暴力、造谣诽谤等。这些行为不仅违反道德规范,甚至触犯法律,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03

原因剖析:资本驱动与网络环境的双重影响

饭圈文化的盛行与资本的推动密不可分。在流量经济的驱动下,一些娱乐公司和平台通过制造话题、打造人设等方式,刻意培养粉丝的消费习惯。例如,通过设置各种打榜、应援活动,诱导粉丝进行重复消费。这种商业运作模式不仅加剧了饭圈文化的商业化倾向,也使得青少年更容易陷入非理性的消费陷阱。

同时,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也为饭圈乱象提供了温床。在虚拟空间中,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群体情绪的影响,做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不会做的行为。此外,网络监管的滞后性也使得一些不良行为得以蔓延,进一步加剧了饭圈文化的负面效应。

04

引导与规制:多方合力共建健康追星环境

面对饭圈文化带来的挑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追星观念。

家庭教育是基础。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追星行为,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区分偶像的公众形象与真实人格,培养理性的追星态度。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展示健康的兴趣爱好和行为模式。

学校教育同样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讨论、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偶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辨别能力,避免盲目跟风。

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发挥作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打击不良粉丝文化,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媒体应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面对饭圈文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同时也要看到,追星本身并非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追星的过程中获得正能量,实现自我成长。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理性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