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县工会:智慧服务点亮城市文明新高度
象州县工会:智慧服务点亮城市文明新高度
在广西象州县,一座座智慧驿站正成为户外工作者的温暖港湾。这些融合了人脸识别、全景监控等前沿科技的爱心驿站,不仅为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了24小时不打烊的贴心服务,更成为了当地工会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生动实践。
“送清凉”活动:炎炎夏日里的工会温度
2024年7月,象州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别深入企业一线,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县委书记张东、县长梁建标等领导亲自将防暑降温物品送到企业员工手中,向高温下的劳动者致以亲切问候。此次活动覆盖了广西锦象水泥有限公司、广西飞南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体现了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对一线职工的关怀。
28个爱心驿站:户外工作者的“暖心之家”
象州县总工会按照全国总工会“双15工程”要求,结合实际,整合社会资源,在全县建成28个工会驿站。这些驿站分布在县城主要街区和园区,每个驿站都配备了饮水机、微波炉、空调、小冰箱、多功能储物柜、医药箱、维修工具箱等设施,真正做到了“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
“智慧+”服务:科技赋能工会工作新突破
2024年,象州县开始探索智慧化驿站建设,将部分爱心驿站升级为24小时无人值守的智慧型驿站,实现驿站从规模到智能、从普通到特色、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型升级。目前,全县工会驿站28个,其中智慧驿站6个。2023年10月以来,累计服务职工人数超过5000人次。
象州县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关注新需求、拥抱新科技、顺应新常态”的工作思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精心谋划,依托科技支撑,整合资源,打出“组合拳”,全力推进驿站建设。在功能设计上,采用科学化、信息化、流程化方式为工会各类业务、日常办公和职工服务提供支撑。在管理模式上,采取智能化运营与人工管理相结合,实现户外劳动者自助服务、远程监控、自动检测等智能管理功能。在安全保障上,采取一系列先进技术,包括人脸识别、一键呼救、火灾预警以及人体温控感应提示等。同时,对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完善,为驿站顺利运营提供安全保障。
“线上线下”融合:打造工会服务新模式
象州县总工会充分利用驿站的便捷作用,将工会工作与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驿站的高效运转。在驿站内设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站、党员先锋服务站,“人大代表驿站民生议事厅”,让职工群众在站内便可申请入会,就近参与调解劳动纠纷、技能培训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实现了 “小驿站,大服务”的目标。
职工在爱心驿站领取物资。
象州县总工会还开发了“象州云工会”系统,实现了驿站位置查询和导航功能。职工只需在手机上打开“象州云工会”,就能快速找到最近的驿站。同时,系统还推出了“清凉券”等线上福利,职工可以在驿站内凭券领取相应物资,真正做到了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象州县总工会的创新服务模式得到了自治区总工会的高度认可。在2024年全区工会驿站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象州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吴银燕以《“新”“心”相印铺设服务职工智慧之路》为题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分享了象州县在智慧驿站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象州县总工会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象州县总工会的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为社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智慧驿站和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不仅解决了户外工作者的实际需求,更成为了城市文明进步的新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