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与世行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维持低速态势
联合国与世行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维持低速态势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近期相继发布2025年全球经济预测报告,尽管具体数据略有差异,但两大权威机构均认为,全球经济将在低速增长的轨道上继续前行。
联合国: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维持2.8%
联合国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2.8%,与2024年持平,但这一水平仍低于新冠疫情前3.2%的平均水平。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展现出了一定的韧性,经受住了一系列相互叠加的冲击,但由于投资疲软、生产率增长乏力和债务高企,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世界银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本世纪最弱增长
世界银行的预测则更加悲观。在其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世行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7%,与2024年增速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1世纪初以来,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最弱长期增长前景。报告指出,随着通胀率和利率逐渐下降,全球经济有望在未来两年趋于稳定,但这一表现将弱于疫情之前的水平,也难以满足减贫和实现更广泛发展目标的需求。
区域分化明显:东亚稳健,拉美疲软
从区域来看,东亚和南亚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联合国预测东亚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7%,其中中国预计实现4.8%的稳定增长。南亚在印度6.6%的强劲增长率推动下,预计2025年GDP增速将达到5.7%。相比之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2024年只有2.1%的增长,其中墨西哥2024年仅增长1.5%,较2023年3.2%的增速明显回落。
高成本、高债务成经济增长主要障碍
专家分析指出,2025年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包括高成本和高债务。以美国为例,2024年9月份CPI同比涨幅虽已回落到2.4%,但比2020年同期仍上涨了21.1%。房价方面,2024年二季度比2020年同期上涨50.1%,比2014年同期更是上涨了101.9%。这意味着即使通胀得到控制,居民生活成本仍将处于高位。
债务问题同样令人担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公共债务将达到100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高达93%。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12月美国联邦政府负债已突破34万亿美元,2024财年联邦赤字将达到1.834万亿美元,为后疫情时代最高水平。
保护主义浪潮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除了成本和债务问题,保护主义浪潮的加剧也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断强化贸易和技术保护措施,全球贸易环境日趋复杂。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虽同比增长2.3%,但复苏并不均衡。预计2024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2.7%,但欧盟出口额可能下降1.4%,而亚洲地区出口额将增长7.4%。
发展中经济体:挑战与机遇并存
面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发展中经济体正谋求突破。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发展中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占全球GDP的45%左右,显著高于2000年的25%。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也在增强,40%以上的商品出口流向其他发展中经济体,是2000年的两倍。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英德米特·吉尔建议,发展中经济体需要一个新剧本,强调国内改革以加快私人投资,深化贸易关系,促进提高资本、人才和能源利用效率。副首席经济学家阿伊汗·高斯则呼吁采取大胆且影响深远的政策,包括深化区域合作、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强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结语: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仍需多方努力
总体来看,2025年全球经济将在低速增长的轨道上继续前行,但区域分化明显,东亚和南亚有望保持较快增长,而发达经济体则面临更多挑战。面对高成本、高债务和保护主义等多重压力,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仍需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