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职场人士要警惕心血管疾病,这些预防方法请收好
专家提醒:职场人士要警惕心血管疾病,这些预防方法请收好
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最大威胁,2021年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98%和47.35%,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其中,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之一,患病人数高达1139万,且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特邀农工党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周晓明,为我们讲解如何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针对职场人士这一高危群体。
职场人士为何成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职场人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周晓明主任指出,长期的工作压力、频繁的加班熬夜、长时间的久坐不动,都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因素。
“猝死并不总是发生在有明确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实际上有数据显示,约80%的猝死发生在没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身上。”周晓明主任强调,“职场人群,或者说更健全、没有显著基础疾病的人群,往往缺乏对疾病的心理准备和生理代偿能力,因此应提高对心血管健康的重视程度。”
“番茄工作法”:让心血管在工作中得到休息
针对职场人士的工作特点,周晓明主任推荐了“番茄工作法”这一时间管理技巧。具体操作是: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科学道理。
“哪怕拿出几分钟休息和调整,也是对心血管的一种放松,交感神经紧张和激素水平也会有释放。”周晓明主任解释道,“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减少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在风险
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周晓明主任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指标:
- 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 心率和心电图:可以及时发现心脏异常
- 血脂:高血脂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 血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
特别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更要重视基因的易感性和遗传性,及早进行预防和干预。
其他预防措施
除了“番茄工作法”和定期体检,周晓明主任还建议职场人士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心血管疾病:
- 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高盐食物摄入
-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带来的额外心脏负担
-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会损害心血管健康
- 减压放松:学会释放精神压力,减少精神内耗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有庞大患者群体基数的四大慢病之一。但心脏健康可以通过预防、改变生活方式等得到有效改善。”周晓明主任最后强调,“职场人士应积极参与到对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来,疾病才会远离。”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通过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关注身体健康状况,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完全有能力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到最低。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心脏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