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猩红热卷土重来!如何识别儿童A族链球菌感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猩红热卷土重来!如何识别儿童A族链球菌感染?

引用
澎湃
11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98900
2.
https://health.people.com.cn/n1/2024/0604/c14739-40249891.html
3.
https://www.chinacdc.cn/jkts/202410/t20241015_301491.html
4.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58418
5.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41.html
6.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6380
7.
https://www.cntropmed.com/CN/10.13604/j.cnki.46-1064/r.2024.12.05
8.
https://www.nhsa.gov.cn/art/2024/7/20/art_14_13294.html
9.
https://www.putuo.gov.cn/art/2024/7/11/art_1229704416_58983043.html
10.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334548/
11.
http://www.bzscdc.cn/health/show-4054.html

01

猩红热是什么?

猩红热是一种由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群体。其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和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会出现脱屑。猩红热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高发,多见于3-9岁儿童。

02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猩红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 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菌,可直接传播给他人。

  2. 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病菌污染的玩具、用具、手或食物等间接传播。

  3. 皮肤传播: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如伤口或湿疹处。

03

哪些儿童是高危人群?

  1. 年龄因素:3-9岁儿童,尤其是托幼机构和小学阶段的儿童。

  2. 免疫状态:免疫力低下者,如患有慢性疾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儿童。

  3. 家庭环境:与患者或带菌者密切接触的儿童。

  4. 学校环境:学校和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环境中的儿童。

04

猩红热有哪些典型症状?

猩红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平均2-5天。主要症状包括:

  1. 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常伴有畏寒、精神差等表现。

  2. 咽峡炎:咽部和扁桃体发炎、化脓,可有吞咽困难。

  3. 草莓舌:舌充血、舌乳头红肿,形似草莓。

  4. 皮疹:发热后24小时内出现,从耳后、颈部、上胸部蔓延至全身,呈针头大小的密集充血性皮疹,压之褪色,伴有瘙痒感。

  5. 脱屑:皮疹消退后,会出现米糠样脱屑或大片脱皮。

05

如何预防猩红热?

  1. 个人卫生
  • 勤洗手,尤其是在触摸口鼻眼之前,咳嗽或打喷嚏后。
  •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及时丢弃并洗手。
  • 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餐具和毛巾。
  1. 环境卫生
  • 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定期开窗通风。
  • 对患儿使用过的食具进行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1. 学校防控
  • 托幼机构和学校要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隔离。
  • 对患儿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
  • 保证教室、玩具和餐具的清洁。
  1. 健康生活方式
  • 均衡饮食,增强体质。
  • 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
  • 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06

猩红热如何治疗?

  1. 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需遵医嘱足量、全程使用。
  2. 对症治疗:使用退烧药控制发热,多休息,补充水分。
  3. 隔离治疗: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阴性或治疗后不少于7天。
07

猩红热会留下后遗症吗?

大多数猩红热患者经及时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不会留下后遗症。但若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可能会引发以下并发症:

  1. 心肌炎
  2. 肺炎
  3. 脑膜炎
  4. 肾小球肾炎
  5. 风湿热
08

为什么说猩红热“卷土重来”?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猩红热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都报告了猩红热病例的增加。我国虽然总体发病率较低,但局部地区也出现了散发病例和小规模暴发。这可能与病原菌的变异、人群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09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1. 提高警惕: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患者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

  2.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3. 配合治疗:遵医嘱规范用药,完成全程治疗,不要随意停药。

  4. 做好隔离:患儿应居家隔离,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减少传播风险。

  5. 加强护理:注意患儿的饮食营养,保持充足的休息,帮助其尽快康复。

10

未来展望

目前,虽然尚无有效的猩红热疫苗,但科研人员正在积极研发中。未来,随着疫苗的问世,有望进一步降低猩红热的发病率。同时,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对猩红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也是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11

结语

猩红热虽然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其危害不容忽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家长和学校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控工作,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