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诗意田园之约!宝山区图书馆联合宝山社区美术馆举办《诗经》读书会
共赴诗意田园之约!宝山区图书馆联合宝山社区美术馆举办《诗经》读书会
正月十五元宵节,宝山区图书馆与宝山社区美术馆携手在顾村镇沈杨村901欢乐农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经》读书会。这场主题为“一起读经典”的活动,将《诗经》的诵读声从城市社区带到了乡村田野,让古老的诗歌在充满生机的艺术菜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次读书会的主题是《诗经》中的农事诗,特别选取了《豳风·七月》这首诗。《七月》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诗,记录了古代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堪称一部生动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元宵节的清晨,在艺术菜园的自然氛围中,参与者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听着清脆的鸟鸣,一边分段诵读《七月》,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前的先民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在诵读的过程中,大家分享感悟,畅谈古今。参与者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分享了对诗中农事活动的理解,有的从文学角度赏析了诗歌的艺术特色,有的从历史角度探讨了诗歌反映的社会生活。
沈杨村妇联相关负责人结合诗中描绘的春耕场景,讲述了古代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丰收的期盼,并联系当下乡村振兴战略,表达了对新时代农村发展的美好愿景。顾村镇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七月》不仅是一首农事诗,更是一首充满生活智慧和人文关怀的诗歌,诗中描绘的古代农民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值得大家学习和传承。
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马琳对《七月》的第六段进行了精彩解读,诗歌生动描绘了古代农民七月里采摘瓜类、八月里收取葫芦、九月里拾取芝麻的生活场景。她表示,将《诗经》阅读与艺术菜园相结合,能够让经典文化更加深入乡村。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推动乡村振兴。
“《七月》不仅是一首农事诗,更是一幅生动的古代社会生活画卷。诗中描绘的农事活动、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社区枢纽站创始人、宝山社区美术馆负责人王南溟对大家的分享进行了解读和点评。他认为将《诗经》阅读与艺术菜园相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尝试,能够让经典文化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这次读书会让我对《诗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一位活动参与者感慨道。
此次读书会不仅是经典的传承,更是城乡文化的交融。村居齐聚一堂,在共读经典的过程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加深了对彼此生活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经典走进生活,让文化浸润心灵。
据了解,本次活动举办地沈杨村901欢乐农场是一个正在建设的体验式菜园,农场内兼具池塘垂钓、咖啡馆和公共教育空间。在宝山社区美术馆的参与下,这里正在形成一个兼容式的“菜园美术馆”。此次读书会选在这样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场所,意在将远古农事与当下乡村生活进行历史意识中的联结和诗意的遐想。
位于大场镇祁连公园内的宝山社区美术馆自2024年开馆以来,已成为宝山区城乡艺术社区的动员空间,通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研讨会和志愿者培训,不仅推动了艺术社区的构建,还通过市民流动馆长制和周边居民志愿者管理,将艺术深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此次《诗经》读书会正是宝山社区美术馆推动艺术社区建设的一次创新实践,展现了艺术与乡村生活的深度融合。
在未来的日子里,宝山社区美术馆将继续通过区级创新平台,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艺术社区中,实践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运作机制,推动宝山区的艺术社区建设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