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联合用药新突破:专家推荐这六种组合!
高血压联合用药新突破:专家推荐这六种组合!
近年来,高血压治疗领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最新的研究表明,通过不同类别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获得更好的降压效果。例如,利尿剂与ACE抑制剂的联合用药可以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增强降压效果;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搭配降压中成药则适合高血压合并轻微冠心病的患者。此外,还有其他多种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显著提高了降压效果并减少了副作用的发生。这些新进展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最新研究进展:首个新机制降压药获批
2024年3月2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由瑞士Idorsia制药公司与强生联合研发的降压新药阿普昔腾坦(aprocitentan,商品名Tryvio)上市。这是FDA近40年来批准的第一个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阿普昔腾坦通过抑制内皮素(ET)-1与ETA和ETB两种亚型受体的结合来降低血压。与现有降压药物相比,该药具有以下优势:
独特的作用机制:作为首个双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它能同时作用于ETA和ETB受体,产生更全面的血管舒张效果。
更长的半衰期:长达44小时的半衰期意味着患者每天只需服用一次,提高了用药依从性。
更好的安全性:不会干扰胆盐分泌,且无肝毒性,减少了传统降压药物常见的副作用。
2023年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2024年8月,时隔六年更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发布,其中包含多个重要更新:
诊断标准维持不变:诊室血压≥140/90mmHg或家庭血压≥135/85毫米汞柱。
推荐使用电子血压计:明确指出“不建议使用水银血压计”,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新增心率监测:将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的定义为静息心率>80 次/分钟。
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充足睡眠(7-9小时/晚)、低钠饮食、规律运动等。
首次纳入中医药治疗:推荐具有平肝潜阳作用的中成药作为辅助降压药物。
新型联合用药方案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天麻钩藤颗粒+罗布麻叶
- 适用人群:轻度高血压及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
- 特点:氨氯地平降压效果平稳,天麻钩藤颗粒针对头痛、眩晕等症状,罗布麻叶可长期泡水饮用辅助降压。
硝苯地平缓释片Ⅱ+复方丹参片+辅酶Q10片
- 适用人群:高血压伴有心绞痛患者
- 特点:硝苯地平缓释片作用时间可达12小时,复方丹参片活血化瘀,辅酶Q10改善心脏缺氧状态。
厄贝沙坦胶囊+银杏叶片+蜂胶软胶囊
- 适用人群: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
- 特点:厄贝沙坦保护肾脏,银杏叶改善微血管循环,蜂胶软胶囊调节血脂。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脉君安片+绞股蓝
- 适用人群:二级以上高血压患者
- 特点:左旋氨氯地平作用时间长达48小时,脉君安片含中西药成分,绞股蓝改善头晕、失眠症状。
拉西地平片+决明降脂片+鱼油软胶囊
- 适用人群:高血压伴有高血脂患者
- 特点:拉西地平起效快,决明降脂片降低胆固醇,鱼油软胶囊调节血脂。
实用用药建议
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一天服用一次,能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提高用药依从性。
合理联合用药:当单一药物无法控制血压时,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产生协同降压效果。
错峰服药:针对亚洲人“双峰一谷”的血压特点,建议晨起空腹服用一种降压药,下午2-4点再服用另一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降压药。
定期监测血压: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变化调整用药方案。
关注生活方式: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控制体重对降压效果有重要影响。
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用药。患者应定期复诊,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血压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