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慢性肾脏病管理新指南:五大要点全解读
2024年慢性肾脏病管理新指南:五大要点全解读
2024年4月,改善全球肾脏预后组织(KDIGO)发布了最新的《慢性肾脏病评估和管理指南》,这是自2012年以来的首次重大更新。新指南基于最新的临床证据,为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风险评估和治疗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对于提高CKD患者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评估与诊断:更精准的检测方法
CKD的早期诊断对于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新指南强调了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白蛋白检测在CKD诊断中的核心作用。
GFR评估:多指标综合判断
指南推荐使用血清肌酐(SCr)和估计方程初步评估GFR。对于大多数人群,肌酐依据基础代谢检测即可。然而,若预计eGFRcr不准确,或临床决策需更准确评估GFR如慢性肾脏病诊断或分期或给药剂量,应检测胱抑素C(尽可能),并评估基于肌酐和胱抑素C的估计GFR(eGFRcr-cys)。
若eGFRcr-cys预计不准确,或临床决策需更准确评估GFR,应使用血浆或尿液外源性滤过标志物清除率检测GFR。健康人群由于非GFR决定因素(如肌肉量或肌酐分泌变化或特定药物引起肾外清除)导致肌酐生成变化,初步检测可需使用基于胱抑素C(eGFRcys或eGFRcr-cys)评估GFR。
尿白蛋白检测:首选随机尿样
尿白蛋白是CKD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标志。指南建议使用随机尿样检测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并根据以下标准进行分类:
- 正常:ACR <30 mg/g
- 微量白蛋白尿:ACR 30-300 mg/g
- 大量白蛋白尿:ACR >300 mg/g
值得注意的是,若其他临床指标确认CKD存在,则首次出现GFR下降或ACR升高即应启动CKD治疗。
风险评估:全面考量多因素
CKD患者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肾功能恶化和心血管事件。新指南强调了对这些风险的综合评估。
肾功能恶化风险
- GFR下降速度:持续监测GFR变化趋势
- 尿白蛋白水平:大量白蛋白尿提示更高风险
- 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恶化
- 糖尿病状态: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恶化风险更高
心血管风险
- 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血脂水平
- CKD特异性因素:如贫血、钙磷代谢紊乱
- 已有心血管疾病史
治疗管理:多维度干预策略
新指南在治疗管理方面提出了全面的建议,涵盖了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多个维度。
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管理:低蛋白饮食(0.6-0.8 g/kg/d)可减轻肾脏负担,但需注意营养均衡
- 运动: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
- 戒烟限酒: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药物治疗
- 血压管理:目标收缩压<120 mmHg
- 血糖控制:HbA1c目标值个体化设定
- SGLT2抑制剂:推荐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高风险的患者
- RAAS抑制剂:适用于蛋白尿≥30 mg/g的患者
- 尿酸管理:血清尿酸>9 mg/dL时考虑降尿酸治疗
- 血脂管理:启动他汀治疗更多基于风险而非血脂水平
特殊人群管理
- 儿童:需使用专门的GFR评估公式
- 老年人:注意药物剂量调整,避免过度降压
- 透析患者:强调基于临床表现和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估
结语:新指南的重要意义
2024年KDIGO指南的发布,标志着CKD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更精准的评估方法、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和多维度的治疗策略,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早期筛查、干预和管理,从而延缓肾功能恶化,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广大CKD患者而言,新指南的实施有望带来更规范、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改善预后带来新的希望。然而,指南的落实还需要医疗系统、患者教育等多方面的配合,这将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