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神经物理学+机器学习:重症监护新趋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神经物理学+机器学习:重症监护新趋势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1
来源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e8698362347a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06631
3.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d3c681698270
4.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guillain-barre-syndrome/care-at-mayo-clinic/mac-20363049
5.
https://zh-cn.hsc.unm.edu/directory/desai-masoom.html
6.
https://ncrcgdxy.csu.edu.cn/info/1024/3152.htm
7.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neuromuscular-blocking-agents-in-critically-ill-patients-use-agent-selection-administration-and-adverse-effects/print
8.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b9cd2c637076a8bf2777db0318159d24
9.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3328297
10.
https://www.hit180.com/69408.html
11.
https://www.hldszxyy.com/index.php?_d=news&_f=detail&id=2204&nid=4

近年来,随着神经物理学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重症监护领域正迎来一场科技革命。这些前沿技术不仅优化了医生对危重患者的监测能力,还显著提升了临床决策的精准度,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01

神经物理学:从理论到临床实践

神经物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功能和结构的物理学原理的学科,其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正日益广泛。以妙佑医疗国际为例,该机构在神经重症监护领域持续领跑,不仅率先建立了神经重症监护室,还开发了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的预测指标,并制定了停用机械通气的标准。

另一位值得关注的专家是Masoom Desai博士,她是一位兼具数据科学背景的神经科医生。Desai博士的研究重点在于利用多模态监测工具预测神经恶化和临床结果,特别是在癫痫持续状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TBI等领域的研究,展现了神经物理学原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巨大潜力。

02

机器学习:智能化预警与决策支持

机器学习技术的引入,为重症监护插上了科技翅膀。增强AI模型作为该领域的代表性技术,通过将AI与人类智能相结合,显著提升了医疗决策的质量。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1. 实时监测与预警:整合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多源数据,实现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并在发现潜在问题时及时预警。

  2. 临床决策支持:通过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历史数据,为医生提供治疗方案建议,帮助其做出基于证据的决策。

  3. 病情预测:预测疾病发展趋势和患者预后,助力医生制定预防措施和干预策略。

在具体应用方面,增强AI模型已展现出显著成效。例如,在急性肾损伤(AKI)风险预测中,通过特征筛选确定关键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模型能够提前预警高风险患者,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和治疗。在机械通气撤机预测方面,模型通过分析患者的生理参数和实验室测试结果,提高了撤机成功率,减少了呼吸机相关并发症。

03

神经监测技术的创新:多模态监测引领未来

在神经监测领域,多模态监测技术正成为重症监护的新趋势。这种监测方式将各种神经监测模式整合为四大类别:结构框架、管道和压力框架、电力框架以及脑生物化学监测,通过同步整合多种生理参数,实现了对大脑病理生理学的全面评估。

  1. 结构框架: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自动瞳孔测量和神经影像学,用于评估大脑的“结构完整性”。

  2. 管道和压力框架:涵盖脑血流监测、颅内压监测等,用于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和脑灌注情况。

  3. 电力框架:通过脑电图、双频指数监测等电生理学手段,评估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4. 脑生物化学监测:通过脑微透析导管和血清生物标志物,监测神经元损伤程度。

这种多维度的监测方式不仅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还为早期发现和预防继发性脑损伤提供了重要依据。

04

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2024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了“基于多模态脑监测目标导向性治疗在老年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培训班,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理论授课和实操教学。培训内容涵盖了重症神经患者的呼吸、循环管理,以及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等多种监测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重症神经患者的管理已成为临床重点和难点。多模态脑监测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提升老年重症神经患者的救治水平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神经物理学和机器学习将在重症监护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