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北站至白云机场快速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广州北站至白云机场快速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近日,广州北站至白云机场快速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为连接两大枢纽的重要一环,空铁大道(二期)工程已实现借道贯通,为双向小客车通行提供便利。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优化了区域交通网络,更为广州打造世界级空铁联运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程概况与建设进展
空铁大道(二期)工程起于工业大道与新街大道交界处,经新华街、白云区江高镇、新雅街,于广花一级公路处接入空铁大道首期工程,全长约3.4千米。项目建设标准为城市主干路,规划红线宽60米,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
项目分为非涉铁段与涉铁段两部分。非涉铁段主要包括跨新街河大桥、雅源中路跨线桥,已于2021年11月正式开工,历经三年攻坚克难,如今已基本实现新街大道(工业大道交叉口)-新街大岭立交-雅源中路跨线桥-空铁大道(首期)立交的贯通。涉铁段主要包括下穿铁路隧道,目前施工总进度为60%,通过临时绕行段实现双向通小客车。涉铁临时绕行段是结合新街河堤顶路和下穿铁路涵洞组成新的通道,衔接大岭立交和涉铁段G匝道,为周边市民出行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通道。
技术难点与创新突破
在建设之初,区交通运输局对该项目建设难度进行了研判分析,项目上跨新街水道、下穿武广高铁、京广铁路,边界涉及总规限建区等,施工难度大、协调部门多、报审程序复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沿线街镇的大力支持下,区交通运输局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以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快速建造、优质建造。
区域交通格局重塑
空铁大道是花都区谋划打造新时代国际开放新平台的重要举措,被列为2024年花都区推进“百千万工程”大仗硬仗重点任务。作为连接广州北站与白云国际机场最为便捷的连续通道,空铁大道的全线通车直接将双枢纽的通行时间从30分钟以上压缩至约15分钟,并将沿线广花路、曙光路、凤凰路、镜湖大道、迎宾大道、106国道及新花大道等骨干道路串联起来,更作为“空铁金廊”串接北站商务区、广雅中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区数智先锋港、广州国际机场等重点区域,对花都区构建“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空铁联运体系构建
空铁大道沿线地铁站点有地铁9号线广州北站(广清城际、广佛环城际及穗莞深城际花都站)、地铁9号线清塘站、规划地铁8号线北延段雅瑶站和在建广花城际凤凰南路站,往东延伸还可通至白云机场T3高铁站(在建芳白城际机场东站,规划引入广珠澳高铁、广河高铁等)。
根据《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广州将打造面向国际、全国、区域和城市服务范围的四级分类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其中,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北站被定位为国际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提出,要结合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新建白云国际机场T3高铁站,规划预留广州北站T4航站楼和专用轨道,将两大枢纽打造成空铁联运一体化发展的典范。
区域发展新引擎
这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广州北部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根据《北部增长极协同发展规划》,该区域将以“湾区国际开放枢纽、亚太自由经济区”为愿景,打造全球综合枢纽门户、国际供应链组织中枢、湾区北部智造高地、绿色生态航空都会。
广州北站枢纽规模已达到8台14线,2023年铁路旅客发送量477万人次,同比增长168%。随着空铁联运体系的不断完善,广州北站将吸引更多的客流和物流,带动周边区域的商业、会展、总部经济等产业发展。
白云国际机场2023年旅客吞吐量达6317万人次,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第一。未来,随着T3航站楼和T4航站楼的建成,机场的旅客吞吐能力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2亿人次。这将为广州打造世界级航空枢纽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展望
根据规划,到2035年,广州将实现“12312”出行交通圈,即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左右通达。广州北站至白云机场快速通道的建成,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同时,广州还将超前谋划与其他超大城市间的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及实验线建设,实现与大湾区各城市中心1小时互达、与省内城市2小时互达、与邻近省会城市3小时互达、与国家级城市群主要城市5-8小时互达。这将进一步提升广州作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广州北站至白云机场快速通道的建设,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一次区域发展的重大机遇。随着空铁联运体系的不断完善,广州北部地区将加速崛起,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