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来了!这些养生小妙招你get了吗?
腊八节来了!这些养生小妙招你get了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腊八节的到来,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如何通过饮食、作息和运动来保持健康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腊八节的养生之道。
腊八节的养生文化
腊八节,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岁终祭祀仪式,后融入佛教文化,成为祈福、驱邪的重要日子。腊八节的养生习俗源于古代的腊祭仪式,后与佛教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在这一天,人们会煮腊八粥、泡腊八蒜、吃腊八冰等,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
腊八粥的营养功效
腊八粥是腊八节最具代表性的养生食品。它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腊八粥的食材多样,包括谷类、豆类、坚果和干果等,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等功效。
腊八粥的食材搭配非常讲究。一般来说,腊八粥的基本食材包括大米、糯米、小米、黑米、紫米、薏米、麦仁、燕麦等谷类;红豆、赤小豆、芸豆、扁豆、黄豆、绿豆等豆类;花生、核桃、松子仁、杏仁、板栗等坚果类;以及红枣、蜜枣、桂圆、葡萄干等甜果类。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莲子、芡实、百合、枸杞、杏仁、山药等药材类食材。
腊八粥的食材搭配不仅丰富多样,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谷类食材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等成分,具有健脾养胃等功效。豆类食材脂肪含量低,并且可提供丰富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坚果类食材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矿物质等,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和类黄酮等,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腊八粥的食材选择因人而异。例如,容易手脚冰冷的人可以选择桂圆,搭配红枣、花生、红豆、枸杞等食材,具有养血、温阳的功效,还能驱寒保暖、安神益气。经常喝酒、大鱼大肉应酬的人可以选择薏苡仁,其纤维质含量高,又具有低脂、低热量的特点,有利尿、消水肿等作用,还能健脾胃。消化不良的人应少放黄豆、黑豆等不太易消化的食材,可选择放入切成小块的山药,其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的功效。老年人可选择莲子、花生、核桃仁和红枣等。女性可以选择红枣、黑枣、桂圆、紫葡萄干等养血补血之物。糖尿病患者应以燕麦、荞麦为主,含糖多的大枣、葡萄干、桂圆等要少放或不放,淀粉含量高的大米和糯米也尽量不放。
冬季养生的具体建议
冬季养生应遵循“闭藏”原则,注重起居、精神、运动、饮食和防病保健等方面的调养。具体包括早睡晚起、保持乐观心态、适度锻炼、合理饮食等。
起居调养:冬季应遵循“早睡晚起”的原则。早睡能够保养人体阳气,使身体保持温热状态,而晚起则可养人体阴气,待日出之后再起床。睡觉时不可蒙头大睡,因被窝中空气不流通,氧气会稀少。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睡觉,会感到胸闷、恶心,甚至会从睡梦中惊醒并出虚汗。
精神调养:中医讲“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追求内心的平静非常重要。冬至时节,人们其实很容易感到郁闷。因为冬季大多数时候天空不像夏天那样总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这样的天气容易让人心情低落。所以,我们应当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总是烦躁不安,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拥有一个好心情。
运动调养:适度锻炼对心血管、呼吸、消化、运动、内分泌等系统都大有益处。这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些强度不高的体育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也可以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去爬爬山、散散步。锻炼应以微微出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因为汗多会泄气。
饮食调养:肾脏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充足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在饮食上要时刻关注肾脏的调养,适当多吃动物性食品、豆制品以及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例如: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
防病保健: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也……”其意思是冬季应减少咸味食物,多吃苦味食物,以养心气。但需注意,不能进补过度,否则就会出现肾水过旺的情况,从而导致肾水克制心火太过,造成心气虚弱。
除了腊八粥,冬季养生还可以尝试其他一些食疗方案。例如,白萝卜羊肉汤具有补虚、降气、消痰的作用,经常食用可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当归生姜羊肉汤、枸杞子桂圆茶、党参红枣茶也是冬季进补的好配方。
结语
腊八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一面镜子。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通过合理的饮食、作息和运动来保持健康,不仅能帮助我们度过寒冬,还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一起迎接寒冬,保障身体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