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算法统宗》里的趣味数学:百僧百馍问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算法统宗》里的趣味数学:百僧百馍问题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E%97%E6%B3%95%E7%BB%9F%E5%AE%97/3860982
2.
https://github.com/arzyu/rime-wubi98/blob/master/wubi98.dict.yaml
3.
http://fz.fjsen.com/wap/2024-06/04/content_31657766.htm
4.
https://www.parkerburns.net/cxs/833/836054/
5.
http://m.cnwest.com/tianxia/a/2024/10/24/22838180.html
6.
https://www.cnblogs.com/lovewaits/p/18494525
7.
https://www.gnn.club/?p=1878
8.
http://www.lubanyouke.com/14105.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E%97%E6%B3%95
10.
https://www.shuxiangmenhu.com/post/168.html
11.
https://my.juguandian.com:8080/books/7f100/page/a5bfc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僧人各几丁?”这是一道流传已久的中国古代数学趣题,出自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算法统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有趣的问题,并从中领略古代数学的魅力。

01

《算法统宗》与程大位

《算法统宗》全称《新编直指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著作,由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撰。该书共17卷,内容丰富,涵盖了数学名词、度量衡单位、珠算口诀以及各种应用题的解法。程大位在书中不仅总结了前人的数学成果,还创新性地推广了珠算的应用,使得珠算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筹算,成为主要的计算工具。

02

问题描述与分析

“百僧百馍”问题的具体描述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分得3个馒头,而3个小和尚才分得1个馒头。问大和尚和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乍一看,这个问题似乎无从下手,但如果我们运用一些巧妙的数学思维,就能轻松找到答案。

03

解决方案:假设法与方程法

假设法

假设这100个和尚都是小和尚,那么他们总共只需要( \frac{100}{3} )个馒头。但实际上有100个馒头,说明我们的假设中缺少了一些大和尚。

每将3个小和尚换成1个大和尚,馒头的需求量就会从1个增加到3个,即增加了2个馒头。我们需要增加( 100 - \frac{100}{3} = \frac{200}{3} )个馒头,因此需要进行( \frac{\frac{200}{3}}{2} = \frac{100}{3} )次替换。

所以,大和尚有( \frac{100}{3} )人(约33人),小和尚则有( 100 - 33 = 67 )人。

方程法

设大和尚有x人,小和尚有y人。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以下两个方程:

  1. ( x + y = 100 ) (和尚总数)
  2. ( 3x + \frac{1}{3}y = 100 ) (馒头总数)

通过解这个方程组,我们同样可以得到大和尚33人,小和尚67人的答案。

04

现实意义与数学思维的培养

“百僧百馍”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它蕴含的数学思维却非常深刻。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培养以下几种重要的数学能力:

  1. 假设与验证:通过假设法,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假设来简化问题,再逐步调整到实际情况。
  2. 方程思维:方程法展示了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能力。
  3. 逻辑推理:整个解题过程都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这有助于培养清晰的思维习惯。

这种类型的题目不仅在古代数学著作中常见,其思维方法在现代数学教育中也具有重要价值。它教会我们面对复杂问题时,如何通过化繁为简、建立模型等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05

结语

“百僧百馍”问题作为《算法统宗》中的经典题目,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数学的魅力,更体现了数学思维的普适性。通过解决这类问题,我们不仅能提高数学能力,更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能力,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将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