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朱熹《春日》:泗水畔的诗意踏青与求道之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朱熹《春日》:泗水畔的诗意踏青与求道之心

引用
腾讯
6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2A00RGZ00
2.
https://www.stheadline.com/learning/3370330/%E8%A9%A9%E8%A9%9E%E8%B3%9E%E6%9E%90%E5%8D%97%E5%AE%8B%E7%90%86%E5%AD%B8%E5%AE%B6-%E6%9C%B1%E7%86%B9%E6%98%A5%E6%97%A5%E8%99%9B%E6%A7%8B%E9%81%8A%E6%98%A5%E8%A9%A9%E6%84%8F-%E6%8A%92%E7%99%BC%E5%84%92%E5%AE%B6%E5%B4%87%E6%8B%9C%E4%B9%8B%E5%BF%83
3.
http://www.guoxuelu.com/ju/36039.html
4.
https://www.goldbooknews.com/mob/articles/detail/x5z72z$9Z
5.
https://std.stheadline.com/sc/education/article/2015421/%E6%95%99%E8%82%B2-%E4%B8%AD%E5%AD%B8-%E8%A9%A9%E8%A9%9E%E8%B3%9E%E6%9E%90-%E5%8D%97%E5%AE%8B%E7%90%86%E5%AD%B8%E5%AE%B6-%E6%9C%B1%E7%86%B9-%E6%98%A5%E6%97%A5-%E8%99%9B%E6%A7%8B%E9%81%8A%E6%98%A5%E8%A9%A9%E6%84%8F-%E6%8A%92%E7%99%BC%E5%84%92%E5%AE%B6%E5%B4%87%E6%8B%9C%E4%B9%8B%E5%BF%83
6.
http://www.iuu9a.com/poetry/404609.html?1738645012.013

朱熹的《春日》是一首七言绝句,表面上描绘了春天踏青时的明媚风光,实则蕴含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圣贤之道的追求。全诗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01

表层与深层:自然与哲理的完美融合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点明时间、地点与主题: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来到泗水之滨赏春。“寻芳”二字透露出他对美好春景的向往,而“泗水”暗指孔子讲学之地,寓含追寻圣人之道的深意。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通过“无边”展现视野的广阔,“一时新”既写出了自然万物焕然一新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因亲近自然而产生的愉悦与清新感受。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中,“东风”象征春天的气息,更隐喻教化的力量。这句诗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显而易见,同时也暗示圣贤之道如同春风般能唤醒生机。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以绚丽的色彩描绘百花齐放的盛况,不仅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还寓意孔学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

02

朱熹的求道之心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创立了程朱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朱熹一生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与传播,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等重要著作。

在这首诗中,朱熹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相结合,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来表达对儒家思想的追求。他选择“泗水”这一孔子讲学之地作为背景,正是为了凸显其对圣贤之道的尊崇。而“寻芳”与“寻道”的双关,更是展现了他在求知道路上的不懈探索。

03

虚构与现实:超越时空的哲理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北方领土已被金国占领,泗水地区也不例外。因此,诗中的“寻芳”并非实地游览,而是诗人借虚拟场景表达对孔子思想的追慕之情。这种超越时空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

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生动,将自然之美与哲理思考完美结合,体现了朱熹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佳作,更是一首展现求知道路上不断探索精神的哲理诗,对后世读者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