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震监测预警系统:从乌什地震看新疆地震防治新进展
新疆地震监测预警系统:从乌什地震看新疆地震防治新进展
2024年1月23日2时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22公里。这场地震影响范围涉及阿克苏地区乌什县、柯坪县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造成人员伤亡及建筑物不同程度损坏。地震发生后,新疆地震局迅速响应,组织99名专家开展灾害调查,绘制地震烈度图,并在震区架设20余套测震和强震仪器,开展加密观测。
新疆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地带,地震活动频次高、分布广、强度大,平均每年3级以上地震次数占到了中国大陆的三分之一。伊雷木湖沉积岩芯记录显示,仅过去450年,富蕴断裂带就发生了11次震级大于5.5级的中强震事件,最近28000年更是记录了6次大地震事件,其中最近一次为1931年富蕴8级地震。
面对频繁的地震威胁,新疆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目前,自治区地震局通过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新疆子项目,在全疆已建成地震监测预警站1398个,并在地震多发频发区域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部署了2452台专用预警终端设备。在地震重点预警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疆形成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
2024年乌什7.1级地震发生后,新疆紧急地震信息发布平台平均于震后13秒发布地震预警首报,有1000多台专用预警终端达到预警触发条件,发出相应警报信号。地震预警系统能够在地震波到达人口密集区之前的几秒到几十秒内发出警报,提醒人们在地震波到达之前采取必要避震措施,如停止高速列车运行、提醒人们及时撤离、切断燃气管道阀门和供电系统等,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由于新疆区域面积大,地震多发、频发,地震监测站点、地震预警终端建设密度还不够,地震重点预警区范围仅占全疆总面积的30%左右。自治区地震局正在进一步拓展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扩大服务覆盖面,努力实现通过手机、电视、广播等多渠道发送地震预警信息。
新疆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为地震应急响应和灾后救援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震后灾害损失评估、组织灾后救援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随着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不断完善,新疆地震灾害防治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