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呼兰河传》:萧红笔下的东北民俗风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呼兰河传》:萧红笔下的东北民俗风情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m.yunqi.qq.com/read/34847269/6
2.
https://weread.qq.com/web/search/books?author=%E8%90%A7%E7%BA%A2&ii=d6c32ec0813ab89e3g010739
3.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4-04/12/nw.D110000gmrb_20240412_1-13.htm
4.
https://www.sohu.com/a/826302929_121124779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6NMSS60512B61E.html
6.
http://www.wxg.org.cn/gkwz/4189.jhtml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9091
8.
http://59.49.131.113:8088/opac/search?q=*%3A*&searchType=standard&isFacet=true&view=standard&searchWay=publisher&rows=10&sortWay=score&sortOrder=desc%E8%AF%91&hasholding=1&f_subject=%E7%8E%B0%E4%BB%A3&f_class1=i&f_class2=i2&f_class3=i23&searchWay0=marc&logical0=AND
9.
https://www.boomplay.com/podcasts/41975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作品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线索,描绘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社会风貌和人性百态。其中,对东北民俗风情的描写尤为生动,不仅展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更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01

民俗风情的具体描写

作品中描绘了众多东北民俗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跳大神、野台子戏和放河灯。

  • 跳大神:这是呼兰河畔常见的迷信活动,每当有人生病时,就会请来大神跳神。大神穿着红衣裳,脸上涂着红粉,嘴唇画得血盆一般红,手里拿着手巾和刀枪,口中念念有词,做出各种令人恐怖的动作。这种活动不仅反映了当地人的迷信思想,也展现了他们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疾病的无奈。

  • 野台子戏:每年夏天,呼兰河畔都会搭起野台子,上演各种戏曲。戏台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不仅来看戏,还来赶集、交易,甚至有人专门来看热闹。这种活动不仅是娱乐,更是一种社交方式,展现了东北人的豪爽和热情。

  • 放河灯:每年七月十五,呼兰河上都会举行放河灯的仪式。人们用西瓜皮做成灯罩,里面点上蜡烛,然后放到河里。河面上漂满了河灯,远远望去,宛如一条金色的长龙。这种活动既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祈福,充满了诗意和温情。

02

民俗与人物命运的交织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是呼兰河畔的生活场景,更与作品中的人物命运紧密相连。例如,小团圆媳妇的悲剧就与当地的民俗传统密切相关。当她生病时,家人请来大神跳神,结果不仅没有治好病,反而加速了她的死亡。这个故事揭示了封建迷信对人性的摧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愚昧和冷漠。

03

民俗描写的艺术特色

萧红在描写这些民俗活动时,巧妙地运用了儿童视角和成年叙述者的双重视角。通过儿童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这些活动的热闹和有趣;而通过成年叙述者的视角,我们又感受到了其中的荒诞和悲哀。这种视角的转换,使得民俗描写既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深刻的社会意义。

04

民俗背后的深层思考

萧红对民俗风情的描写,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深情回望,更体现了对旧中国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她通过这些民俗活动,揭示了封建迷信对人性的压抑,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抗争。同时,她也流露出对故乡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有对封建传统的反思。

《呼兰河传》中的东北民俗风情描写,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东北的风土人情,更让我们思考人性的尊严与自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