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收费66元/车次!开通首日排队10公里,创下10项世界之最
深中通道收费66元/车次!开通首日排队10公里,创下10项世界之最
2024年6月30日下午3时,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以下简称“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工程,深中通道的开通不仅大大缩短了深圳与中山之间的通行时间,更开创了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和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开通盛况:排队车辆超10公里
深中通道试运营首日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下午2:30左右,在深圳机场站入口处,大量汽车已经开始排队等待进入通道,短短约2公里的路程,部分车辆行驶了将近半个小时。从中山前往深圳的车辆也不少,下午4点左右,中山翠亨收费站附近前往深中通道的车辆已经排成长龙,粗略估算已排了10余公里。
收费标准:性价比最高的跨江通道
深中通道全线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为每标准车次66元,其中东人工岛至西人工岛37元,西人工岛至万顷沙枢纽互通23元,万顷沙枢纽互通至横门互通6元。这一收费标准经过听证会讨论,被认为是合理的。
与珠江口其他跨江大桥相比,深中通道的收费性价比较高。虎门大桥4.6公里收费40元,黄埔大桥7公里收费30元,港珠澳大桥55公里收费150元,而深中通道24公里收费66元,每公里成本仅2.75元,是目前珠江口所有大型桥梁中单价最低的之一。
工程奇迹:创下10项世界之最
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采用“东隧西桥”方案,是粤港澳大湾区“A”字形交通网络的关键一横。其建设难度极高,创下10项世界之最:
- 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666米)
- 世界最高桥面、最高通航净空海中大桥(桥面高91米)
- 世界最大海中悬索桥锚碇(单个锚碇混凝土方量约34.4万立方米)
- 世界最高悬索桥抗风检验风速(最高颤振检验风速83.7m/s)
- 世界最大体量钢桥面热拌环氧沥青铺装(面积达到37.88万平方米)
- 世界最长的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长5035米,32个管节+1个最终接头)
- 世界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标准管节长165米、宽46米(最宽55.6米)、高10.6米]
- 世界单体体量浇筑最大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单个管节混凝土浇筑方量达到2.9万立方米,累计91万立方米)
- 世界首例水下高速公路枢纽互通-机场互通立交
- 世界最宽(3米)的可反复折叠M型止水带应用于沉管最终接头
未来展望:推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深中通道的开通不仅大大缩短了深圳与中山之间的通行时间,更开创了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和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作为深莞惠和珠中江两大城市群之间的唯一公路直连通道,深中通道是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构建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交通枢纽工程。
通车后,深中通道还将严格执行国家和广东省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包括重大节假日7座及以下小客车免收通行费、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免费、ETC车辆通行费95折等。此外,深圳机场中山航空港也同时启用,广深沿江高速二期工程也与深中通道同日通车,进一步提升了区域交通便利性。
深中通道的开通,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正式形成,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