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瑶族自治县:旱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大化瑶族自治县:旱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化瑶族自治县,旱藕产业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旱藕种植,不仅让村民实现了脱贫,还通过成立旱藕粉制作中心,解决了销路问题,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振兴。
旱藕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自然条件较为艰苦。为了解决当地群众的增收问题,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方调研,决定大力发展旱藕产业。
旱藕,又名芭蕉芋,是一种适应性强、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其淀粉含量丰富,可以加工成旱藕粉,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旱藕种植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结构,还能有效利用山地资源,非常适合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推广。
农户收益情况和典型案例
旱藕产业的发展给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统计,今年全县新增旱藕种植1000亩,农户每亩可增收2400元至4000元。在雅龙乡伟平村,村民韦大哥种植了5亩旱藕,年收入增加了近2万元。“以前种玉米,一亩地只能收入几百元,现在种旱藕,收入翻了好几倍。”韦大哥高兴地说。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户收益,大化瑶族自治县还成立了旱藕粉制作中心,对旱藕进行深加工。这不仅解决了农户的销路问题,还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目前,旱藕粉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银丝”。
政府支持政策和措施
大化瑶族自治县旱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提供种苗补贴、技术培训、销售渠道对接等。同时,还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推动旱藕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为了扩大旱藕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大化瑶族自治县还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并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特别是在“党旗引领 农市大集”活动中,旱藕产品备受青睐,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知名度。
市场前景和未来展望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旱藕粉作为一种低脂、低糖、高纤维的健康食品,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大化瑶族自治县的旱藕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东南亚国家。
为了进一步推动旱藕产业的发展,大化瑶族自治县计划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并引进更多深加工企业,开发旱藕饮料、旱藕面条等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旱藕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的农业产业结构,更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在县委、县政府的持续推动下,旱藕产业必将成为大化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