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雁荡山:一座承载千年文化记忆的名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雁荡山:一座承载千年文化记忆的名山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81%E8%8D%A1%E5%B1%B1/85904
2.
https://www.sohu.com/a/785754520_815476
3.
https://www.sohu.com/a/826058456_122072631
4.
https://www.sohu.com/a/830044716_122072748
5.
https://jlpt033.com/post/1150.html
6.
https://www.yuhuan.gov.cn/col/col1588998/index.html
7.
http://www.rizhao.gov.cn/col/col208602/index.html
8.
https://geopark.wzyds.com/yjjz.jhtml
9.
http://www.guiyifo.com/fojiaoxinwen24.html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0%E6%B8%85%E5%B8%82

雁荡山,素有“东南第一山”之誉,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总面积达450平方公里。主峰百岗尖海拔1057米,整座山脉由1.2亿年前的火山活动塑造而成,是中国东部最著名的火山地貌景观之一。雁荡山不仅以奇峰异石、飞瀑流泉闻名于世,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和佛教高僧纷至沓来,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01

诗画中的雁荡: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泛舟瓯江,远眺雁荡山,留下了“雁荡秋色满船舷,万树云帆一时远”的佳句。他将雁荡山的秋色与江上的云帆巧妙结合,展现了山水相映的壮丽景象。宋代文学家苏轼则在《念奴娇·中秋》中,以“琼楼玉宇”形容雁荡山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南宋诗人陆游在《游雁荡山》中写道:“黄鹤楼前云水间,千山万壑自悠然。竹风轻拂寒溪水,梅雨淅淅洒幽山。”他以豁达的心态游览雁荡山,感受到山水之间的恬静和自然的魅力。

据统计,历代文人墨客为雁荡山留下了5000多首诗词,这些作品不仅赞美了雁荡山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时光流逝以及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漫步雁荡山,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那份独特的诗画意境。

02

佛国圣地:雁荡山的佛教文化传承

雁荡山不仅是诗人的天堂,更是佛教文化的圣地。据史书记载,雁荡山的佛教活动始于南北朝时期,梁国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开启了雁荡山的佛教文化。唐代西域高僧诺讵那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弘扬佛教,被尊为雁荡山开山鼻祖。至宋代,雁荡山佛教达到鼎盛,共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

其中,真际寺作为雁荡十八古刹之一,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历经多次毁坏与重建。寺名“真际”,取自佛教术语,意指“不生不灭的宇宙本体”。真际寺选址考究,四面环山,林深茂密,一溪流横贯于前,寺前绝壁之上有一洞穴,一年中仅数日阳光射入洞内而见观音像,平常不可见,人奇之,故名“飞来观音”。寺后山百米高处有两处摩崖石刻,一处为“枕流石”三个大字,另一处镌有禅理诗,落款为“嘉定丙子中元日”。

2018年,在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济群法师的主持下,真际寺开始自筹资金进行恢复重建。重建后的真际寺,整体建筑融合了唐风宋韵与现代元素,不仅恢复了昔日的庄严肃穆,更注入了新时代汉传佛教建筑特色。寺内设有禅茶院、静修中心、农禅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成为一处集自然美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03

石刻遗存:历史的见证者

除了诗词和佛教文化,雁荡山还保存了400多处摩崖石刻,这些石刻分布在山间的悬崖峭壁上,记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和感悟。其中,龙鼻洞的摩崖石刻最为著名,这些石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雁荡山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雁荡山的摩崖石刻,如同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历史书,记录了千年来文人墨客的足迹和感悟。每一处石刻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每一笔一划都凝聚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追求。

雁荡山,这座被誉为“东南第一山”的名山,以其独特的火山地貌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和佛教高僧纷至沓来。在这里,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每一座山峰、每一道瀑布、每一处石刻,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漫步其中,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那份独特的诗画意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