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化债新策略:从450亿亏损到全面自救
万科化债新策略:从450亿亏损到全面自救
万科陷入450亿亏损危机
2024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曾经的行业标杆万科也未能幸免。根据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万科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约450亿元,同比骤降470%,创下上市以来最大亏损纪录。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负债合计9828.2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达1115.21亿元,而账面货币资金仅有797.45亿元,债务压力空前巨大。
多管齐下化解债务危机
面对严峻的债务压力,万科迅速启动了一系列化债措施。
出售资产回笼资金
2024年前7个月,万科通过大宗交易完成204亿元的资产出售,涵盖办公、商业、酒店、公寓等31个项目。此外,公司还通过REITs发行等方式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负债表。
高管自愿降薪
2024年3月起,董事会主席郁亮、总裁祝九胜等高管自愿领取每月1万元的税前工资,并放弃2023年度奖金。这一举措虽然不能直接解决债务问题,但体现了管理层与公司共克时艰的决心。
引入战略投资者
作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的深圳地铁集团,开始全面介入公司治理。2024年12月,深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辛杰接替郁亮出任万科董事会主席。同时,多位具有深铁集团或深圳国资背景的高管进入万科管理层,标志着国资全面接管的开始。
深圳国资全面介入
深圳市国资委明确表态将“全力支持企业稳妥处置风险”。据悉,深圳国资计划为万科提供超过500亿元的流动性支持,包括定向融资和债务置换。此外,深圳国资系统还派出多位精英人才担任万科核心管理层,涵盖战略投资、财务资金、法务等多个关键部门。
“一揽子”改革方案
为彻底解决债务危机,万科新管理层推出了一套全面的改革方案。
资产盘活
公司将分阶段处置非核心资产,预计释放超过300亿元的现金流。第一阶段以产业园区和文旅资产为主,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30%的资产处置。第二阶段将聚焦商业地产和低效存货,通过与国资背景金融机构合作,引入信托、REITs等工具优化资产结构。
债务优化
在债务方面,万科将通过国资援助和市场化融资双管齐下。深圳地铁集团等国资背景金融机构将提供总额超过500亿元的流动性支持。同时,公司还将通过发行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ABS)等方式进行市场化融资,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业务调整
在业务层面,万科将回归住宅开发主业,重点布局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对于长租公寓等新业务,公司将采取“减负求稳”策略,通过合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
行业示范意义
万科的化债策略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生存,更将为整个房地产行业提供重要借鉴。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万科通过出售资产、高管降薪、引入国资等多元化手段,展现了化解债务危机的可行路径。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调整,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房企借鉴万科经验,推动行业整体复苏和发展。
结语
万科的债务化解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策略和国资的强力支持,公司有望逐步走出困境。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标杆企业,万科的化债经验将为其他房企提供宝贵参考,助力整个行业实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