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如何应对“退潮忧郁症”?
春节后如何应对“退潮忧郁症”?
2月5日,蛇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春节戒断反应#登上热搜。不少人在评论区表示“症状严重”,上班后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专家指出,这种现象被称为“退潮忧郁症”,是节后常见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据统计,节后约有50%的人会出现这种症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
什么是“退潮忧郁症”?
“退潮忧郁症”主要表现为:
- 大脑从长假过度兴奋、吃喝玩乐过后,回归到日常工作,不免有些心情低落
- 睡眠紊乱、肠胃不适
- 焦虑烦躁、情绪低落
- 上班犯困、下班精神
这种症状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从安逸舒适的假期环境突然转变为有压力的工作环境,大脑需要时间适应日常工作节奏,同时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的突然改变也会加剧这种不适感。
如何应对“退潮忧郁症”?
工作安排:循序渐进
浙江省中山医院心理康复科主任裴双义建议,开工第一天少干点活,从简单容易的工作开始做起。不要给自己增加太大强度,避免从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直接跳入高压状态,这样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
发呆减压:科学依据
据生命时报报道,第一天上班建议发呆5分钟。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发呆是最简单的减压方式。当大脑处于心无杂念的状态时,α脑电波会得到加强,这种特殊的脑电波可以抑制信息超载,让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还能加强记忆力,并提高免疫力。另有研究发现,每天适当发会呆能将焦虑和抑郁风险降低25%。
生活作息:规律调整
假期中,我们的作息往往变得不规律。因此,在假期结束前的一两天,尽量按照平时的作息时间起床和睡觉,让身体逐渐适应。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可通过泡澡、喝温牛奶或听轻音乐等方式助眠。
运动与饮食: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适量运动来放松。假期结束后,不妨进行一些轻量级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帮助释放压力,让身心达到最佳的状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很重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保持消化系统的良好运转,也有助于缓解假期饮食无度造成的身体不适。
特别建议
- 提前规划下一个长假计划,告诉自己长假在不远的未来
- 与领导沟通,减少繁重工作量
- 保持适度锻炼,改善低落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距离下一个假期(清明节)还有59天。根据2025年放假安排,春节过后的下一个法定节假日是4月4日至4月6日。这段时间内,建议大家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面对“退潮忧郁症”,我们不必过于焦虑。通过调整作息时间、适量运动、合理规划任务以及适当的放松方式,我们可以快速回归正常生活节奏,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