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赶黄草:从深山野草到百亿产业
古蔺赶黄草:从深山野草到百亿产业
2024年7月,北京迎来了一场特殊的产业盛会——首届赶黄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这场大会不仅标志着一个传统中药材的现代化转型,更预示着四川古蔺这株“神仙草”即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产地优势: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古蔺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品质卓越的赶黄草。据古蔺县委常委、赶黄草产业链链长葛鹏程介绍,古蔺赶黄草生长在海拔1300米的高山地区,这里负氧离子含量高达8万个每立方厘米,为药材提供了绝佳的生长条件。
这片土地不仅见证了赶黄草的生长,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蔺县因三张文化名片而闻名:古属夜郎国、红军四渡赤水、郎酒产地。如今,赶黄草正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有望成为古蔺的第四张文化名片。
功效卓著:从民间验方到国家认可
赶黄草,又名扯根菜,最早记载于明代《救荒本草》。这种看似普通的野草,却有着令人惊叹的药用价值。它全身皆可入药,具有利水除湿、祛瘀止痛、清热解毒、活血护肝等功效。特别是在保肝护肝方面,效果尤为显著。
据记载,红军长征时期就曾用赶黄草治疗黄疸肝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上肝炎流行,而古蔺群众因常饮赶黄草水,很少发生肝炎传播。这些历史记载和民间应用,都印证了赶黄草的神奇功效。
近年来,赶黄草的功效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1997年被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成方制剂十三册》,1998年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20年更是被国家卫健委批准为新食品原料。这一系列认可,为赶黄草的产业化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产业崛起:从山野到餐桌
目前,古蔺赶黄草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5亿元。当地企业积极开发赶黄草产品,如肝苏药业的“肝苏颗粒”、古萃生物科技的“古萃”饮料等,深受市场欢迎。
更值得一提的是,泸州某著名酒企一次性订购500吨赶黄草,将其作为白酒销售的赠品,这充分体现了赶黄草在酒类消费市场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一带一路”食药同源营养健康国际会议的召开,古蔺县被授予“赶黄草之乡”称号,这无疑为赶黄草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未来展望:百亿产业蓄势待发
古蔺县已制定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未来5到10年,将培育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这一目标背后,是古蔺赶黄草拥有的四大“金字招牌”——地理标志商标、新食品原料、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从一株野生草药到产业化发展的明星产品,赶黄草的蜕变之路,正是中国传统医药现代化的生动写照。在古蔺这片土地上,这株“神仙草”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