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近40年过去,臭氧层自我恢复超预期,到2045年可能完全恢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近40年过去,臭氧层自我恢复超预期,到2045年可能完全恢复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E100LRF05560ZCW.html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臭氧层空洞一直是悬在地球生命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人类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今年3月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标志着臭氧层恢复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项研究指出,北极上空的臭氧层厚度比1980年后的平均值增加了14.5%。这一增长不仅归功于自然气候模式的变化,更离不开1989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实施。该协议禁止使用氯氟烃(CFCs),这些化学物质曾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元凶。

根据研究团队的主要作者保罗·纽曼博士的说法,臭氧层的恢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正在产生实际效果。纽曼博士表示:“臭氧增加对环境极为有利,全球《蒙特利尔议定书》正在取得显著成效,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

臭氧层位于地球高层大气中,由臭氧分子(O3)组成,这些分子能够有效吸收太阳发出的有害UVB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1985年,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臭氧层受损的现象,这一发现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1989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应运而生,禁止使用导致臭氧层破坏的氟利昂等物质。尽管如此,臭氧层的恢复过程仍然漫长而复杂。

今年3月,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77多布森单位(DU),比历史最高记录高出6DU,比1979年至2023年的平均值高出60DU。

3月12日,臭氧层厚度更是创下了499DU的新纪录。随后几个月,臭氧层水平持续高于平均水平,打破了5月、6月、7月和8月的月平均值记录。这一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减少了动物因紫外线辐射而遭受的伤害风险。

据研究人员估计,今年3月北极地区的紫外线指数下降了6%至7%,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紫外线指数下降了2%至6%。

相比之下,2020年3月,北极上空的臭氧洞扩大到了创纪录的规模,导致该地区迅速变暖。这一现象与全球天气系统的改变有关,尤其是所谓的“罗斯贝波”。这些“行星尺度波”穿越高层大气,减缓了环绕北极的急流,导致高纬度地区的空气向北极流动,将更多的臭氧带入北极上空。

同时,这些波浪减缓了极地涡旋并使极地地区变暖,消除了导致臭氧层退化的条件。纽曼博士解释说:“北极臭氧的浓度受到氯和溴化合物对臭氧的直接消耗以及臭氧传输的双重控制。由于温度较高,消耗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北极地区吸入的臭氧量大于消耗的臭氧量,形成了异常厚的臭氧层。”

纽曼博士进一步指出,这一纪录的打破离不开人类的行动。他提到:“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平流层极地涡旋的强度和稳定性,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实施则推动了全球臭氧的缓慢增加。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为极地臭氧值的升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些研究成果与大多数预测相符。一些模型估计,到2025年,臭氧层出现创纪录的概率为八分之一,未来还会有更多创纪录的年份。

这意味着到2045年,臭氧层有望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水平。这一进展不仅为地球生态系统带来了希望,也为全球环境保护树立了典范。

纽曼博士总结道:“臭氧层的恢复是一个全球性的成功案例,它证明了通过国际合作和科学指导,我们可以解决环境问题,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