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KSD纳豆激酶:心血管健康的非药物干预新选择
NSKSD纳豆激酶:心血管健康的非药物干预新选择
纳豆激酶是一种在大豆发酵成纳豆过程中,由纳豆菌分泌产生的蛋白分解酶。1980年首次被发现以来,纳豆激酶因其独特的溶解血栓功效而备受关注。然而,直到1998年,由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研发的高活性纳豆激酶——NSKSD纳豆激酶才正式以功能食品形态上市,开启了心血管疾病非药物干预的新篇章。
独特的作用机制
血栓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凶,而纳豆激酶是目前唯一一种可安全、高效溶解血栓的非药物物质。与传统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阿替普酶相比,纳豆激酶不仅副作用小,还兼具降压、抗凝等多重功效。
研究表明,纳豆激酶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
- 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分解血栓
- 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
- 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循环
- 调节血脂,降低血压
临床研究证实功效
自上市以来,NSKSD纳豆激酶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近20项人体临床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中国进行的临床试验。
2021年,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对97例心血管高危患者进行为期90天的研究。研究结果令人振奋:
- 服用30天后,血浆黏度显著下降
- 服用90天后,多项血液指标(如ADP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等)显著改善
- 大脑血流速度改善率达71.4%
- 颈动脉斑块改善率达46.7%
安全性与适用人群
2017年,欧洲食品安全局认证NSKSD纳豆激酶对35岁以上健康人群安全。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受益者是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以及中风、心梗后遗症患者。
使用时需注意:
- 与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并用时需遵医嘱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 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市场应用与前景
NSKSD纳豆激酶已在全球推广26年,201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其高纯度、高活性的特点,加上严格的人体临床试验支持,使其成为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领域的重要选择。
2024年3月,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物《健康管理蓝皮书》正式发布“心血管健康与纳豆激酶应用专家指引”,34位医学专家组成的委员会一致认为:纳豆激酶具有安全性,且在纤溶、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辅助降压等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特别适合用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血栓性疾病的预防。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NSKSD纳豆激酶为非药物干预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其安全性高、半衰期长、可口服等优点,使其成为心血管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NSKSD纳豆激酶具有显著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但并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在使用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