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报告:借鉴英国NEST计划优化企业年金
社科院报告:借鉴英国NEST计划优化企业年金
2024年12月26日,《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4》发布,其中提出借鉴英国国家职业储蓄信托(NEST)计划来优化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议。这一提议引发广泛关注,因为当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正面临诸多挑战,亟需改革。
企业年金:覆盖不足的“第二支柱”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自2004年全面推行以来,发展进展缓慢。截至2023年底,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积累规模为3.19万亿元,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数量为14.17万家,覆盖职工3144万人,仅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数的8.3%。这一覆盖率远低于个人养老金制度,后者自2022年试点以来,覆盖人数已超过6000万人。
造成企业年金覆盖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审批流程复杂:据统计,企业年金方案报批手续平均需要52天,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时间成本。
财务压力大:中小企业大多处于资金积累的成长期,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后,很难再有额外财力发展企业年金。
投资收益率低:在长期低利率预期下,寻找兼具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投资资产变得越来越难,年金投资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英国NEST计划:中小企业覆盖率超98%
面对相似的挑战,英国通过NEST计划成功提高了中小企业职业养老金的参与率。该计划的核心要素包括:
自动加入机制:从2012年10月开始,所有符合条件的雇员(年龄在22岁到法定退休年龄之间,年收入超过9440英镑)都被自动加入职业养老金计划。
逐步提高缴费比例:从1%开始,逐步提升至8%。这种渐进式做法降低了政策推行初期的阻力。
多样化投资选择:提供“1+6”产品系列,包括退休日期基金、道德基金、伊斯兰基金等多种选择,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
高度透明的信息披露:每年发布详细年报,按季度披露投资产品表现,增强社会监督和信任。
超低管理费率:年管理费率仅为0.3%,每次缴费1英镑收取1.8便士,对雇主完全免费。
截至2023年3月,NEST计划已吸引110万家中小企业参与,其中超98%为私营中小企业,累计资金规模达296亿英镑。
借鉴与创新:中国企业的可行之路
结合英国经验,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简化流程,降低门槛:借鉴自动加入机制,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难度。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毛鹏岳建议,鼓励有条件的市县为用人单位及个人提供缴费补贴。
税收优惠,减轻负担:进一步降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减轻企业负担。同时,优化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产品创新,提高收益:开发更多适合中小企业和年轻群体的产品,提高投资收益率。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强调,要通过提高附加值来吸引更多客户。
平台建设,提升效率:建立全国统一的年金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同时,探索企业年金与公积金的结合,优化资源配置。
改革的紧迫性与预期目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财富储备的充足性显得尤为重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21.1%。在此背景下,企业年金制度改革已刻不容缓。
通过借鉴英国NEST计划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创新,有望显著提高企业年金的覆盖率和可持续性,真正发挥其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二支柱”的重要作用。